无线电管理人员正在进行台站核查
27万专业无线电台站,分布在将近1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为7000万公众移动用户提供服务保障,台站数据库的准确率达100%%,近300名工作人员,这一组数字的背后饱含了江苏无线电管理人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艰辛与汗水。
27万专业无线电台站,分布在将近1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为7000万公众移动用户提供服务保障,台站数据库的准确率达100%%,近300名工作人员,这一组数字的背后饱含了江苏无线电管理人员在本次国家开展的台站核查及日常管资源、管台站、管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艰辛与汗水……
面对机构改革、新技术的发展对无线电管理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江苏省无线电管理部门积极转变观念,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在人手少任务重的前提下,不等不靠主动服务,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不仅出色完成了此次台站核查工作,还为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用自己的实力提升了无线电管理工作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以大系统为突破口核查取得实效 江苏无管局与各大单位、大系统建立的工作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9月18日,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数据库录入的台站总数为27万台,数量之多居全国第一,在台站密度大、分布广、时间紧、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台站核查工作?
在一线具有多年工作和管理经验的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杨和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道来核查工作的“江苏特色”。“首先要准确了解无线电台站管理的规律,即把握3个80%%:无线电用户中有80%%是法人设台,主要是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80%%的法人设台中有80%%隶属于运营商、民航、气象、公安等12大系统。”杨和平说,“这12大系统,从开始就是无线电管理的传统用户。因此,我们要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把大型台站、大系统管理好,这些都是涉及经济发展的要害部门,例如气象、应急警报、航海航空雷达、广播电视等。”
根据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任务强度,江苏无管局决定从2008年开始,全省每年开展两个大单位、大系统无线电台站核查工作。因此,在今年国家还没有发动台站核查之前,江苏省无管局就已经对海渔、水利、广电、民航、公安、地震、人防、气象8大系统进行了台站核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了解到,通过几年的努力,江苏进一步摸清了全省无线电台站的底数,实现了部分频段的科学规划,提高了无线电管理保障经济转型需求的能力。开展大系统核查工作以来,新增核实台站16万部,对150MHz、230MHz、400MHz等频段的台站情况基本查清,使这些无线电通信的“黄金”频段利用有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在核查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无管局编制并印发了《江苏省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分配方案》,在优先保障传统大系统用户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省辖市之间的频率复用,为其他民用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频率储备。
更重要的是,在近4年的无线电台站核查工作中,江苏无管局与各大单位、大系统建立的工作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公安厅、水利厅、民防局、海洋和渔业局、地震局、国家电网江苏公司等单位对台站核查均给予了高度配合,指定了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合开展工作。
主动服务提升社会影响力 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加快实现从“技术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的角色转变。
2000年机构改革后,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发生了变化,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职能被弱化,给他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记者在几天的走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虽然心中有无奈有委屈,但江苏无线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敢打硬仗的精神,不等不靠,放下架子,主动服务管理对象,通过一次次为设台用户解决难题、排除干扰,用真情、真本事赢得了用户的理解与支持,极大地提升了无线电管理工作在全社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俞军对记者说,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者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实践,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和创新管理作风,加快实现从“技术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的角色转变,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质量。
杨和平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今年5月以来,南京地铁二号线连续发生列车无线信号丢失,引发频繁停车事故,经媒体披露后,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省局领导高度重视,带领业务部门和南京市管理处主动联系地铁公司,上门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可当我们来到地铁公司时,却被当成是骗子,因为地铁人员疑问,哪有主动跑来服务的?”杨和平说,“经过检查研究后,我们给地铁公司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临时停车现象大大减少,二号线运行日趋正常。自此,地铁公司与我们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使我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是我们原来浮在上面得多,坐办公室的时间多,现在是下去得多,需要经常到用户中去调研,我们倡导的是‘下水’指导工作;二是要为设台单位确实解决问题,让他们能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你才能体现无线电管理的价值。”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无线电管理处主任王建华深有感触,“因此,我们要放下架子,换位思考。如果过去我们是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那么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要做,想用户未曾想到的,急用户未能所急的,也许这就是服务型机关的真正内涵。”
今年以来,对上海轨道交通西沿苏州、昆山工程,江苏武警总队应急指挥高度网,镇江京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大型企业落户,扬子石化800兆集群数字化改造,国家民航总局1.8G旅客信息系统组网,江苏电信青奥园区4G试验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和事项,江苏无管系统都做了大量的服务、指导、协调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围绕新兴产业创新管理 台站核查更多的是要围绕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服务。
“台站核查是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更多的是要围绕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管理手段、发展新技术,为江苏的经济转型升级,为社会的和谐公平提供保障服务。”俞军对记者表示。
据介绍,江苏无线电管理工作近年来大力扶持现代无线通信产业发展。一是推进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组织开展无线技术在物联网、智能电网、无线城市等方面的应用调研。二是支持“南京·中国无线谷”、无锡传感网和苏州融合通信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跟踪传感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无线传输技术等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研究,深入企业和园区开展频率需求调研,制定重点扶持物联网和现代无线通信发展频率保障措施,开展相关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认证服务。三是积极推进无线电产品检测服务,不断拓展3G移动通信设备、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各类微功率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广播电视等大功率发射设备的检测项目。
物联网被江苏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无锡信息产业和无线电管理局频台处处长丁圣国介绍,根据物联网无线传输系统涉及业务领域广、种类繁多的特点,对国家已明确的相关业务频率使用范围及技术要求划分等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梳理,并汇编成册,印发给各企业,为企业物联网无线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频率依据。2009年以来,无管部门先后受理并完成了18家物联网企业的20余款无线产品的型号核准许可服务工作,办结率100%%,平均提速率达80%%,有力地支持了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
“引导企业在生产中科学应用无线电技术,提升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江苏省宿迁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慧丽说。据了解,在宿迁市无线电管理处的帮助下,江苏宿迁洋河酒厂应用水、电、汽RTS-2010智能化无线远程遥测遥控管理系统顺利投入使用,实现对全公司生产与生活水、电、汽进行有序调度。目前,这套系统仅在北厂老厂区应用,每年就可节约运行成本90万元,其中节水30万吨,节汽3000吨,节约劳动用工6人。
俞军强调,江苏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引导全省无线产业发展和推进无线技术应用的主要任务,比如扶持物联网新兴产业、支持无线制造业创新、促进电信服务业发展、开展“三网融合”试点、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支撑智能交通发展等等,无线电管理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