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半导体

复杂电源系统中的数字化多路电源模块即将崭露头角

近几年来,板级电源模块产品呈现爆炸式发展态势,其集成度高、体积紧凑的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终端客户选择。而越来越多的应用类型、越来越复杂的使用场景,也对电源模块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达到性能最优?如何提升用户设计体验?如何增强可靠性?各种尖锐的问题,促使IC电源厂商不断追求着控制策略优化、工艺优化、设计结构优化。

板级电源模块是把诸如阻、容、感等被动器件,与电源IC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板级电源模块。但是,这样简单将单颗IC结合被动器件组装出一个电源模块,能否完全激发出性能潜力?这个问题值得电源厂商思考。

目前主要存在五大痛点为:一是AI、数据计算等应用领域,对更大电流能力、更高功率密度解决方案的需求;二是更紧凑的装配空间,更苛刻的散热条件,导致产品在追求更小体积和更好散热之间难以取舍;三是越来越复杂的系统让供电轨数急剧增加,如何更好的布板、梳理复杂的电源层、优化电源时序控制、优化EMI问题,成为关键难题;四是电源模块通用性需求,减轻供应链管理难度;五是电源模块智能化、数字化趋势明显,诸如智能均流、智能并联、在线监控等功能,逐渐成为复杂系统供电设计的刚需。

面对这些硬件设计中的痛点,多路数字电源模块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除了满足客户常规的“小体积”需求外,其“高效散热、可扩展性、可兼容性、智能化”等特点更能给实际硬件设计带来改变。

MP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专注于基于芯片的高性能电源解决方案,在电源模块产品设计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技术沉淀,并藉此推动电源模块产品的交付量迅猛增长。

MPS研发的高功率密度和3D封装的多路模块具有四个特点:一是3D封装大幅减小占板面积,有效提高布局密度;二是更灵巧的模块外形设计,模块能贴近负载端放置,减小布局带来的线路损耗;三是灵活方便的多路并联模式,单一输入源可降低布板复杂程度,进一步减少线路损耗;四是并联功能增加模块的输出能力,更让电路工作在多相交错状态,减小模块开关损耗。

0992.png

MPS推出的MPM54322和MPM54522是两款比较优秀的高功率密度的3D封装电源模块。其中MPM54322支持双路 3A,并联可实现6A输出;MPM54522则可支持双路6A,并联可实现12A输出。5mmx5.5mm和5mmx6.5mm的极小尺寸,让这两款模块在AI加速卡供电以及光模块等PCB布局空间极为狭小的应用场景中应用。

特殊的3D封装,将本体温度较低、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粉末电感层叠安装在晶圆上方。电感磁芯导热系数高,能有效帮助晶圆散热,从而消除整个模块中的散热瓶颈,使模块整体发热均匀、减轻系统级散热压力。在此基础上,单颗多路输出的PMIC晶圆配合多颗电感的3D封装方式,更能把散热优势推向极致。针对大电流产品,在模块内部晶圆上增加高导热系数的散热零件,也是有效消除晶圆散热瓶颈的方式。

MPS推出的业界体积超小的20A电源模块MPM54524是优化散热设计的一个典型例子。它采用了ECLGA封装,体积压缩到8mmx8mmx2.9mm,与此同时散热性能优于同性能的分立器件解决方案。此外在12V转3.3V应用下,满载效率大于90%,峰值效率可达92.3%。另外,该模块可支持四路单相5A输出,或双相并联输出两路10A,还可支持三相并联15A和四相并联20A,极大减小了中、大电流应用场景下的开关损耗。

在一些板卡或者其他系统组件热插拔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种头疼的场景:由于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热插拔组件中供电负载不确定性太大,前级供电系统不得不添加较多的被动器件,用来支持不同的负载需求。

各型光模块协议定义中,将进入光模块金手指的3.3V供电电源分成了3路,分别给光模块的接收端、发射端,以及内部逻辑控制电路供电。这样定义的初衷,是由于光模块接收端、发射端对电源噪声较为敏感,独立供电能尽可能将电源噪声隔离,提高光模块传输性能。但实际设计中,光模块的尺寸和高频走线极大压缩了电源走线的空间,于是在很多光模块设计中会在内部将3路走线连接在一起。这样,光模块端口在插入不同厂家生产的光模块时,会有两种可能性:3路3.3V独立供电,或者3路3.3V被短接在一起集中供电。传统的供电设计,是通过单颗大电流电源得到3.3V电压后,经过一系列负载开关、LC滤波电路将电压轨相对独立成3路,满足可能出现的独立/集中供电。这样的冗余设计导致了供电端口体积剧增,硬件成本也会随之飙升。

MPS推出具备智能负载分配功能的电源模块MPM54313则能轻松解决此类问题。三路输出降压电源模块,每路输出电流3A,独立供电。热状态下输出通道间短接时,模块内部的负载智能分配电路可迅速实现在线负载均流,支持9A输出。此外该电源模块的数字接口能实时反馈供电电压、电流、温度、告警等监控信息,减少供电端口外围监控电路设计。在使用智能电源模块方案后,供电端口体积和成本大大降低:

在MPS多路输出电源模块家族中,数字监控、上位机辅助调试、EMI优化等家族式特点更推动电源模块产品发展。数字监控功能得益于MPS晶圆设计的积累,能提供模块运行状态监控、开发调试、数字配置保存及导入等一系列功能。而EMI设计方面,通过器件3D布局,减少SW Copper的天线效应;多路集成化设计则可以实现内部电磁干扰的实时补偿;基板设计上,在功率平衡流动和过孔通流方面做文章,优化磁场分布来约束电磁辐射;抖频功能更帮助EMI频段薄弱点实现能量分散,减小了辐射峰值。

责任编辑:许子皓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50强

视频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50强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VR/AR年度创新大奖

专题

第5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2022“三品”全国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年要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推出“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工信系统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请关注。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2CITE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