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是“碳中和”“碳达峰”的核心工作。功率半导体作为电力电子的技术基础,需要提升功率密度及能效表现,以助力节能减排。在近日举办的安森美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ssane El-Khoury向《中国电子报》等媒体指出,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是提升能效表现的关键技术,为聚焦两项技术的发展,安森美正在产品产能规划及业务模式上进行转变。
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是助力节能减排的关键
能源消费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挑战。其中,来自汽车、工业领域的排放占据了温室气体排放的2/3,减排压力巨大。
在汽车、工业减排上,半导体供应商能做什么?El-Khoury指出,两个领域的节能减排,需要用到两项关键技术: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
“通过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我们希望让客户实现‘鱼和熊掌兼得’。客户无需在成本、能效、性能、芯片的占位和重量方面做取舍,就可以享受所有这些方面的优势。”El-Khoury表示。
具体来看,智能电源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电压、电流和温度,并通过感知集成实现更高的能效。同时,智能电源技术降低了器件对散热的需求以及产品的成本、重量,实现每个模块搭载更少的裸片,提升了功率密度和续航表现。
智能感知技术能够在最紧凑的空间提升能效,可以减少系统延迟,通过更小的封装提供专有的功能,解决用户所需的占位问题。
El-Khoury以安森美的800万像素传感器为例,说明智能感知技术的重要作用。这个传感器在185米处探测的结果是在所有条件下人眼视觉的100倍,当汽车开到人眼视野受阻的烟雾中,汽车摄像头可以通过智能感知技术,识别烟雾之中的前车位置。这种智能感知技术能基于最小占位、最小封装,打造能效、重量和性能优势。
“一说到智能,可能很多人都想到主机处理器AI,其实智能是分布式的,电源、传感器也是含有智能技术的。电源功率器件本身并不是处理器,但是它可以从传感器内嵌的处理器中受益,组合起来也可以看作是处理器。从智能实现的方式来看,无论是AI还是自动驾驶,都需要功率器件和电源驱动,哪怕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内部有最好的自动驾驶计算系统,如果没有电源、功率器件,也是无法运行的。”El-Khoury表示。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是耗电大户,将为能耗问题带来新的挑战。
El-Khoury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新兴技术的能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密度,即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器、计算处理器的电源功率密度,进而提升能效。安森美正在投入与功率密度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底层技术;二是产品性能提升;三是把产品组合成模块,在模块设计和工程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
强化碳化硅布局 优化产能分配
可持续发展是汽车及工业领域的共同主题。面向该领域客户的能效需求,安森美在产能布局和产品策略上进行了调整,一是强化对碳化硅的布局,二是持续向Fab-Liter转型。
碳化硅具有节能损耗低、开关速度快、工作温度高等物理特性,相比硅显著提升了能源转换效率。近期,安森美收购了碳化硅供应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交易金额为4.15亿美元。
数据显示,2028年电动车销量将占到汽车销量的50%,碳化硅作为电动车所需的半导体材料,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El-Khoury指出,安森美将在整个碳化硅供应链的全部环节,从基板、衬底到产品封装等技术进行投入,未来5年公司的碳化硅产能将是现在的1.3倍。
为了将产能和投入更聚焦在差异化优势领域,安森美的业务模式正在从IDM向Fab—Liter转型。El-Khoury指出,传统IDM的产能扩张方式,有时候并不能带来出色的回报率。今后安森美会采取更加敏捷的制造路线和策略,对内部和外部产能进行灵活利用。在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等差异化技术和战略增长领域,会加大内部产能的投入。在非专利技术和非专长的领域,会依靠外部的合作伙伴来提供产能。
“我们会退出规模不足的晶圆厂,把重心转向300毫米的产能,同时也会提高通用封装后端厂的灵活性,加大这一部分的外部产量,把内部产能主要用于差异化的技术和战略增长领域,以此来改进我们的成本结构。同时我们也会优化资本支出,依靠外部的合作伙伴来提供通用封装和技术,以获得最大化的回报。”El-Khoury表示。
针对中国市场需求,El-Khoury表示,将聚焦三个方面的合作发展。一是顺应中国市场发展趋势,关注汽车功能电子化、自动驾驶、机器视觉、工厂自动化、5G、云电源等热点领域。二是与中国战略客户建立联合实验室,提供更加智能和高度差异化的产品。三是与中国战略客户签订长期的供应协议,在客户需要进行产能或需求扩张时,保证长期稳定供应。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2022年要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推出“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工信系统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请关注。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专栏,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访当事人、忆当年事,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生动回顾红色圣地光荣的革命历史、优秀的革命传统...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4月9日,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简称CITE2021)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