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我国已投运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20GW;今年1-6月,新投运的新型储能装机达8GW,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预计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将达到15至20GW,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8月2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在发布《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暨CNESA Datalink2023上半年储能数据》时表示。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飞轮储能、储热蓄冷、氢储能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0.2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同比增长44%,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占比30%。“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继去年首次低于80%之后,再次下降近10个百分点,首次低于70%。这表示新型储能装机增速开始超越传统蓄水储能。”陈海生分析表示。
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截至2023年6月底,MW%)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投运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20GW。1-6月,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达8GW,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占新增投运储能项目总量的近80%。在应用分布上,“表前”规模,即电源侧、电网侧储能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具体来看,电网侧新增装机占比56%,电源侧占比42%,而用户侧占比仅有2%。
同时,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项目数量是去年同期2倍多,新增规模达到去年全年的70%。百兆瓦级项目数量增速明显,目前已有超过40个项目投运,是去年全年水平的2倍,规划及在建项目数量也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在技术路线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仍是主流,但非锂储能技术也在逐渐增多。1-6月,首个飞轮火储调频项目、首个飞轮+锂电混储调频项目、用户侧单体最大铅碳电池项目相继投入运行,百兆瓦级钠电项目纳入省级示范项目清单。
各功率等级项目数量分布情况(2023年1-6月份)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从地域分布来看,新型储能项目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西北地区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西北五省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5.00GW/11.25GWh。其中,近7成装机来自宁夏和新疆。仅今年上半年,这五个省份(自治区)新增投运装机就达到1.82GW/4.705GWh。陈海生指出,西北五省区新型储能项目主要以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应用为主,占各省累计装机的90%以上。
在陈海生看来,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驱动。他介绍,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发布270余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就有19项,主要涉及储能示范应用、规范管理、电价改革以及多元化、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显现,逐渐将其纳入到常规系统的各项管理中。
陈海生预测,今年下半年,我国储能产业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储能技术研究保持活跃,中国将保持全球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最活跃的国家地位。二是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新型储能规模增长迅速,全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5至20GW,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三是产业链日趋成熟,主导全球电池供应链的趋势取发明显,电池产量有望翻番,出口占比50%以上。四是储能政策继续优化,电力市场继续优化,储能市场机制、运行机制和规范管理将持续优化。五是资本市场总体向好。市场投资保持活跃,储能指数有望企稳向好。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3月29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8352亿元,同比下降5.2%,但线上渠道和下沉市场家电零售额增长明显,稳住了市场总盘,体现了我国家电市场的韧性。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1月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
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