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缺席补贴 企业紧急自救
1~4月,电热水器零售量市场份额高达59.07%%,占据热水器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在6月份开始实施的新节能补贴中,电热水器却是唯一没有被列入扶持的热水器品类。面对不利的市场竞争环境,各企业纷纷开始利用降价促销、自行补贴、技术升级等方式“自救”。随着节能补贴拉动作用逐渐释放,燃热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热水器行业品牌竞争格局也将悄然发生调整。
电热水器缺席补贴
电热水器是唯一未被扶持的热水器品类,而阶梯电价的试运行更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2000年左右,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电热水器以其使用安全、便捷的优势,开始超越燃气热水器成为市场主流。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4月,电热水器零售量市场份额达59.07%%,占据热水器市场的半壁江山,远高于燃气热水器36.2%%的占比。
根据6月4日发布的热水器节能补贴细则,电热水器却惨遭“出局”,成为唯一未获扶持的热水器品类。对此,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建荣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缺席补贴确实会对电热水器的销售产生影响,但短期内热水器行业的产品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燃气热水器作为电热水器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目前只有一级能效产品,即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可以享受补贴,而这部分产品仅占燃气热水器市场的5%%左右,政策的拉动作用有限;与此同时,电热水器更新换代的市场容量仍然十分可观,受特定安装位置的限制,这部分市场需求基本上不会受补贴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与缺席政策带来的影响相比,阶梯电价的实施似乎更受企业关注。据了解,7月1日开始试行的阶梯电价“用电越多,电价就越高”的现实让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热水器时更加关注耗电量。海尔热水器产品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阶梯电价的实施,将使消费者在满足新增需求时更加倾向于燃气及热泵热水器,而电热水器必须在能耗水平上不断提升,才能在竞争中扭转不利境地。
市场空间或被挤压
随着节能补贴拉动作用的逐步释放,热水器行业品牌竞争格局或将悄然发生变化。
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尽管受房地产调控影响,热水器1~4月零售量及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了9.2%%和4.6%%,但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白电品类相比,下降幅度是最小的。因此企业普遍认为,政策对行业短期内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丁栎辉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热水器首次纳入节能补贴,最大的意义在于首先扶持更加节能的产品,引导消费向节能、环保方向升级,因此除电热水器外,其他产品均在补贴范围之内。但从长远来看,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才是根本目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目前的热水器品牌格局中,海尔、A.O史密斯和美的占据了电热水器市场38.69%%的市场份额;而万和与万家乐在燃气热水器市场仅占据11.51%%的份额,行业集中度远低于电热水器市场。因此丁栎辉认为,随着节能补贴拉动作用的逐步释放,销量大、利润高、技术强的燃气热水器企业将最先受益,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在低碳节能的大趋势下,目前能耗较高的电热水器生存空间不可避免会受到挤压。但未来多能源组合仍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对企业而言,只有在向节能环保的新能源领域延伸产品线的同时,着重提高相关产品的节能技术,加速热水器产品的更新换代,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才能不断推动热水器产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企业多种方式自救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企业开始纷纷利用降价促销、自行补贴、技术升级等方式“自救”。
节能补贴对终端销售的拉动作用还没有显现,但电热水器的“价格战”却已经开打了。记者日前在苏宁、国美等大型连锁卖场走访时发现,各品牌电热水器普遍在进行促销,优惠幅度介于200~400元之间,某国际品牌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优惠幅度甚至高达700元。与此同时,自行补贴的方式也成为一些企业拉动电热水器销售的重要方式。海尔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海尔目前正在针对电热水器开展换新补贴,消费者只要凭借旧机购买海尔3D及3D+电热水器产品,就可以获得每台150元的补贴。
尽管价格战和补贴在短期内对销售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长远来看,电热水器产品技术升级才是“自救”的关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对电热水器一级能效产品仅从24小时保温能耗和热水输出率两个维度来衡量,由于门槛较低,目前市场上80%%的电热水器产品都是一级能耗,技术升级的空间仍然很大。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之间大多局限于价格战等粗放的竞争方式,而不是将目标锁定在研发出“更省电的电热水器”。
与此同时,为了将电热水器缺席补贴的影响减小到最低,企业也在产品线布局上倾向于全品类竞争。据唐建荣透露,西门子将在2013年布局燃气热水器产品线;而海尔将在年底前升级燃气热水器一级能效产品比重,将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比重提高到50%%。
责任编辑: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