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信息消费

控制产量是钢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编者按: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对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近日出台,这一规划有哪些亮点?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钢铁产业如何推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两化融合?本报邀请了各方专家和企业领导对这一规划进行解读,请关注(详见2版、3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



我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钢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产量。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日前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钢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产量。

  钢铁产能总量过剩

吴溪淳说,中国粗钢产量已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但是,我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钢铁产能比产量更惊人。截止到2008年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过剩产能约有1.6亿吨。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处于钢铁产业下游的房地产、汽车、造船等行业均受到较大影响,钢铁市场已明显供过于求。
吴溪淳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不利的市场形势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一路下跌,今年年初虽略有反弹,但由于产能明显过剩,价格略有上涨就导致产量大幅上升,从而使钢价再次下跌。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仅相当于1994年的价格水平,钢铁行业已连续4个月出现全行业亏损,而且这种亏损局面还在继续。
吴溪淳指出,此次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了我国钢铁产业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盲目投资严重,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控制力弱,流通秩序混乱。
针对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吴溪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中国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
吴溪淳说,我们要力争在2009年遏制住钢铁产业下滑的势头,保持总体稳定,到2011年,使钢铁产业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他认为,需求不足是当前钢铁行业必须承认的现实,要使钢材市场价格回升到钢铁行业不亏损并有微利的水平,关键是搞好产需平衡,控制总量和控制原料采购成本。《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了明确的产量控制目标: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钢铁产量的问题,吴溪淳结合《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二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鉴于一些地方对淘汰落后产能缺乏动力,《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财政奖励力度。要严格实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问责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任务的地区暂停项目的核准和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实施严格监管,防止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
此外,吴溪淳还表示,在继续坚持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政策的导向下,认真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措施,适时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一税收导向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

控制产量力争产需平衡

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钢铁产业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保持国内市场稳定,改善出口环境;二是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三是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五是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六是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七是保持进口铁矿石资源稳定,整顿市场秩序;八是开发国内外两种资源,保障产业安全。
吴溪淳指出,控制产量是钢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针对上述8方面工作,《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还提出了12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实施公平贸易政策,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企业重组政策,适时修订钢铁产业政策,提高建筑工程用钢标准,实现钢铁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产业信息披露制度,发挥行业协(商)会作用等。
搞好总量控制和大幅度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是2009年我国钢铁产业渡过难关的根本保证。
吴溪淳指出,本世纪我国钢铁产业曾先后两次受到市场供大于求的冲击,一次是在2001年年末至2002年上半年,另一次是在2005年下半年。面对第一次冲击,我国铁钢产业通过采取钢铁保障措施和冷轧薄板反倾销措施,再加上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景气指数快速增长,使我国钢铁产业很快渡过了难关,并保持了长达3年的景气市场。在第二次冲击之后,2006年、2007年世界经济景气指数增长,全球市场除中国市场以外,钢铁供不应求,给我国提供了扩大钢铁出口的机遇。2009年世界经济的下滑不可能再给我国钢铁产业这样的机遇,唯一的出路在于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减少进口,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控制生产总量,力争产需大体平衡,才能使钢材价格恢复到合理价位。
吴溪淳最后说,《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继2005年颁布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之后,国家出台的又一个指导钢铁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国钢铁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