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重庆市水土数据中心2号楼(红框所选建筑)
位于内蒙古包头的联通智云数据中心,一张巨大的屏幕上,各类设备用能数据正在实时跳动。机房耗电量是降是升?电能利用效率如何?这些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在近日公布的44家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中,包头联通智云数据中心与中国联通重庆市水土数据中心2号楼入围,这也是中国联通第三年获此殊荣。
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全面铺开,一场关乎通信行业发展的节能大战就此打响。这一次,中国联通扛鼎科技创新的大旗,走在了建设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队伍的前列。
水土数据中心机房
“分类引导”布局数据中心
随着数字化需求的飞速增长,数据中心成为了知名的“能耗大户”。
近年来,云计算、5G、虚拟货币等技术迅猛发展,数据需求呈几何级增长。在数据中心集群成势的背后,还有用电量的不断攀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耗能设备之一。
如何在“新基建”的数据中心领域做好节能减排,成为整个通信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在中国联通专家看来,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发展,首先需做好布局工作,重点是要“分类引导”。
“数据中心的选址应首选寒冷地区或靠近海水、湖水的地区,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冷空气或冷水等自然冷源。”专家建议。
依托“东数西算”工程,中国联通积极引导非实时性数据中心建设任务转移到西部地区,选址贵州贵安新区、甘肃庆阳、宁夏中卫等地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并在内蒙古地区展开数据中心集群选址的调研,以缓解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等压力。
“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可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促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中国联通专家表示,因地制宜的建设规划,不仅降低了数据中心能耗强度,还能解决数据中心供需不对等、不匹配等矛盾。
水土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系统
绿色科技助力节能减排
在宏观层面,建立全国协同的算力网络,可以平衡东西部数据中心产能,集中保障数据中心用能、用地和用水。同时,也对各区域数据中心集群能耗检测、能耗指标统一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包头联通创新业务支撑中心邵杰介绍,2021年,公司搭建了数据中心能耗管理平台,对机房内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统一监控监管,并实时监测数据中心内PUE(电源使用效率)值变化和能源使用消耗情况。
“一旦数值发生异常,系统将启动告警机制,由处置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排查,避免因设施故障产生的高耗电量。”他说。
同时,数据中心还采购用了氟泵双循环空调系统等高能效冷源设备,充分发挥包头地区室外丰富的自然冷源优势,在冬季或过渡季室外温度较低时,利用制冷剂泵——氟泵,对制冷剂进行室外循环换热,以降低压缩机制冷产生的能耗。
在中国联通重庆市水土数据中心2号楼的IT机房,采用EC风机打造的精密空调成为降耗的“秘密武器”。
“这几台空调属于机房精密空调,能够在数据中心机房范围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循环气流,使得机房范围内所有运行设备都能得到一个相对平均的冷却值。”中国联通重庆市水土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使用了封闭冷通道技术,机房中放服务器的区域较于其它区域温度更低,不仅可满足服务器的温度需求,还可节约用电。
“根据测试结果,水土数据中心2号楼的PUE值从初投用的平均1.72已降低到2021年度平均1.35,实现全年节能60%以上。此外,测试结果还表明,中心年节约用电380万千瓦时,节约用水约3405吨。”谈及现阶段取得的成绩,该负责人难掩欣喜。
水土数据中心室外冷却塔
实现“碳中和”的最优解
近年来,中国联通建设的大批数据中心PUE值降幅明显,更多绿色环保的“黑科技”不断涌现。
“对于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来讲,节能只是一小步。从根源上看,只有采用绿色能源,才是数据中心‘碳中和’的最优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专家说。
这一设想即将成为现实。据中国联通宁夏中卫云数据中心殷晓辉介绍,数据中心已从新疆采购绿色风电,准备利用数据中心楼顶及设施空地建设太阳能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现太阳能直接并网发电,即发即用。
同时,中心还采用新风制冷模式,直接利用外界冷空气作为冷源,经过多层过滤后送入机房服务器,大幅降低了能耗。
“目前,中卫云数据中心的PUE值最低可达1.1,全年电制冷运行时长不超过10%。”殷晓辉自豪地说。
可以看到,“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据中心需要挖掘内部减排潜力,通过设计、建设、运维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利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充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再结合大规模绿色能源的使用,才能达到充分减排基础上的“碳中和”。
正如中国联通专家所言,“碳中和”不仅是环保概念,更是技术路线。只有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力,才能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2022年要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推出“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工信系统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请关注。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专栏,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访当事人、忆当年事,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生动回顾红色圣地光荣的革命历史、优秀的革命传统...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4月9日,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简称CITE2021)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