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面策略铺就IP网赢利之路
作者:刘晶来源:中国电子报发布时间:2008-08-06 10:20我要评论 运营商IP网络的优化与改造仍在持续。日前,中国网通技术部总经理焦刚说:“可能所有的运营商都面临这个问题,要建立全IP化承载的网络环境。将来IP网从骨干网到城域网、汇聚层,都要扁平化,结构分层化,网络结构要承载各种接入方式。我们要建立一个多业务承载,能识别用户、识别业务的电信级IP网。”而在建立全IP化承载的网络环境时,一个思路渐渐成为主流:即通过两个平面解决IP网络的可运营、可管理和可赢利问题。
网络定位分成A、B平面
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日前说:“宽带接入已经成为中国电信业务增长第一驱动力,贡献率为3.71%%,占增量80%%,同比增长35.3%%。”同样,中国网通的宽带接入也成为其业务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与此同时,两大固网运营商也面临着一个困扰:是仅仅做通信管理的提供者,还是在自己建立起来的通信管道上开辟有更高附加值的新业务。在城域网建设上,将网络分成A、B平面运营的思路也由此应运而生。
焦刚说:“对面向千家万户的运营商来讲,城域网改造对我们更重要,将来IP承载网改造,第一减少网络层次、减少跳数;第二核心层路由器要替代三层交换机;第三改造城域接入业务控制点,增加业务路由器,把一些业务宽带的接入识别控制能力在BAS上实现。现在我们对最终用户管理是控制不了的,所以下一步在城域网改造中要把业务识别的功能建设起来。”
北京网通目前已经有240万宽带用户,同时也在积极试验IPTV业务,其宽带接入与IPTV就是分为两个平面进行网络部署。在A平面,主要是提供宽带接入业务,而且随着宽带用户数的扩大,为了减少对光纤资源的占用,提高网络传输效率,IP网络的POP点在下移,更靠近用户端。这意味着DSLAM设备更靠近用户端,市场对DSLAM的需求将进一步放大。在B平面,主要提供综合业务,如IPTV、流媒体、宽带商用业务等,B平面要求IP设备具备对业务进行区分的能力。
在上海电信的IPTV业务中,对B平面的实践走在了全国的前面。韦乐平说:“至2006年底,中国电信发展19万IPTV用户,主要是在上海,达到12.8万,除了成功开放广电节目外,还提供电视黄页、影像空间以及餐饮、财经、娱乐、购物等信息服务,IPTV作为种子业务的作用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A平面:让宽带移动起来
对A、B两个平面的定位不同,使得IP网络不同平面的经营目标更加明确。在以扩大宽带用户接入数为主要任务的A平面,一个大胆的想法被广东电信提出——有多少电话用户就应该有多少宽带用户。而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也在业界探讨,能否让宽带接入跟随个人而移动起来,从而使宽带用户数突破以家庭为基数的现状,迈向以个人为基数的成倍放大的市场?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胡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使宽带接入移动起来,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因为现在每个人的宽带接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账号,在不同的接入地点,网络都有能力辨认出这个账号。如何推动宽带的移动化主要看运营商的策略,技术上是可行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宽带用户数的发展如果还是以家庭为目标,当用户数达到城市家庭总量的30%%后,会遇到增长瓶颈,只有突破家庭转向个人,宽带用户量才会进一步放大。
由此不难看出,A平面的继续发展,从家庭向个人转移将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B平面:以种子业务带动发展
B平面是一张提供综合业务的网络,也是运营商正在精心打造的一张网络,通过这个网络,运营商在实现着自己从传统的通信服务提供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目前在各地纷纷展开的IPTV业务,就是构架在B平面上的。韦乐平说:“中国电信进行试商用的上海、台州、福州、厦门、西安和汉中6地获得了IPTV落地许可。但是我们有300多个本地网,应该说95%%以上还没落地,IPTV网络传输业务全面开放的时机已渐成熟。”呼吁对IPTV业务放行的背后是运营商对B平面建立的迫切感。
在固网运营商一个试点城市中,目前在其B平面上能够提供以下五种业务模式:第一种,个性化用户带宽服务,用户可以在一段时间里以低带宽用户身份享用高带宽,这对提高用户体验有积极意义;第二种,业务后台自动分发服务质量策略;第三种,关键客户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第四种,视频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保证,如对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服务;第五种,可控制的高速上网业务,可以在网上提供2M或者1M的带宽。
业务路由器走俏
运营商A、B平面的策略对设备商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在A平面,由于POP点的下移,IP网络的覆盖进一步得到加强,DSLAM设备将放量。但由于DSLAM市场经过几番搏杀,格局已经相对稳定,引起市场变化的主要将在B平面,由于B平面主要是在区分业务的基础上提供服务,因此业务路由器设备成为关键。
在传统路由器划分中,业务路由器属于需求量十分大的边缘路由器。运营级边缘路由器正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除了运营级路由器都应具有的线速转发、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强大的路由处理能力等共性外,边缘路由器对多业务,特别是MPLS VPN业务的支持能力已经成为评价其优劣的分水岭。虽然目前很多设备厂家在研制的边缘路由器中都实现了MPLS,但是对MPLS支持的深度和广度却有较大的差别。
根据独立咨询公司Ovum-RHK的研究结果,2006年,阿尔卡特朗讯以超过17%%的市场份额跃居全球IP/MPLS边缘市场第二位。一直在这一领域老大位置的思科,将其列为自己的五个主要对手之一。在去年四季度的亚太市场,华为丢掉了自己在边缘路由器市场第二的位置,将其让与阿尔卡特朗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