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230余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表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包括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四大领域,其中,电力的排放影响最大,2019年电力碳排放达到了52亿吨,占总排放量的63%。赵天寿指出,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构建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条必由之路,而零碳能源技术的突破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为推动零碳能源的普及应用,长时储能技术作为目前的技术短板,亟需引起重视。
多样化储能系统是完善零碳能源技术应用的基础
演讲中,赵天寿强调了储能系统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并对现有的多样化储能技术作简要介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太阳能和风电在电力系统的占比只有11%。要达成我国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太阳能和风电的电力占比应达到70%。然而,受限于太阳能和风能目前存在的分散、间歇、不稳定等短板,发电量越高,其弃风弃光量也就越大。为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储能系统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必备单元,在新型电力系统各个环节都会非常重要。”赵天寿这样强调。
赵天寿表示,对于大型的电网级储能系统,要满足储能装置规模化、安全性强、选址简单灵活性、成本低、寿命长、效率高等一系列严苛的要求,更需要不同时长的储能技术,以满足各种场合中的用电需求。
长时储能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突破口
据介绍,目前几种储能系统可以分为短时储能与长时储能,其中,我国对于短时储能的技术开发、应用相对成熟,而在长时储能技术方面,则仍有较大缺口。
演讲中,赵天寿介绍了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等短时储能技术。赵天寿指出,受益于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锂离子电池同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除了其本身的安全隐患外,由于锂资源也受到限制,发展表现出疲软之势。赵天寿认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未来电动汽车的占比必将进一步提高,随之而来的将是锂资源受限,令锂离子电池难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储能场景应用。
要填补短时储能技术的覆盖盲区,则要依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燃料储能、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虽然长时储能技术是多元化的,但各种储能方式也各有“硬伤”,令长时储能技术始终难以大规模普及应用。其中,赵天寿重点介绍了液流电池的优化与应用。液流电池作为安全性高、扩展简单、使用寿命长的储能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当前,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15000转,同时功率密度达到2.75瓦每平方厘米,这意味着目前液流电池在降低成本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大规模、高安全、不同时长的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技术是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政府、企业、研发人员必须重视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赵天寿总结道。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3月29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8352亿元,同比下降5.2%,但线上渠道和下沉市场家电零售额增长明显,稳住了市场总盘,体现了我国家电市场的韧性。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1月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
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