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明显感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多了。”在济广高速金溪服务区充电站新能源汽车充电区,江西籍新能源车主曹先生从苏州开车返乡,顺利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续航”。
时值春节,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返乡、探亲、旅游等客流高峰。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显示,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达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自驾成为游子归家的首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高速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电动车的身影,有人是省内短途行驶,也有人长途奔袭,横跨大半个中国。
在苏州工作的曹先生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他选择驾驶纯电动汽车回江西老家过年。“自驾可以带很多特产回家,时间安排也比较自由。不过,开纯电动车跑长途,我还是比较担心充电排队、充电桩不够等问题。”曹先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大幅上升。每逢节假日,都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的一次“大考”。今年,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在春运旅途中的充电需求,改善新能源车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各地相关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完善公共充电桩布局、提高充电效率。
北京田家府服务区,车主正在充电
春节前夕,记者在北京田家府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看到,四个快充充电桩一字排开,几辆新能源汽车正在进行充电。“已经充了半个小时,马上就可以充满了。”新能源车主赵女士告诉记者,她老家距北京400多公里,开车要5个多小时,她的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近400公里,从北京开回去至少要充一次电。虽然是第一次开新能源汽车返乡,但她并不担心充电问题。“现在基本上每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快充充电的话,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充满。我通过导航,看到这里有空余的充电桩,便过来充电。”赵女士说。
“我们从2016年开始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随着充电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在2022年对充电桩进行升级改造,充电功率由过去的240kw增至到640kw,充电时长从原本的3小时缩短至40分钟,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