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产业新闻

二十大时光 | 这些地方多措并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10月19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集体采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640.jpeg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广东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推动创新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排在全国第一。

广东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下功夫。每年都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12条”等。二是在着力布局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这两大“国之重器”顺利运作,东莞散裂中子源一期顺利建成并在前沿科学和产业急需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集聚了一大批两院院士和高水平领军人才。广东还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三是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目前广东有“四个90%”,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四是在着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上下功夫。广东率先探索财政资金过境支持港澳机构开展研究,积极与港澳共建科研机构、高校和孵化基地,探索接轨国际科创机制,汇聚世界顶尖研究团队。

下一步,广东将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张虎还重点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一是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目前在大湾区有世界500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二是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三是软硬联通取得新进展;四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表示,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最强音、主旋律。

一是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聚焦新型研发机构定位,设立基础学部、产业学部、未来学部,同时创新实施“以实验室办院、以研究所办院、以产业研究院办院”模式并赋予其独立法人资格,赋予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在中原科技城260平方公里内,推进创新链系统性布局。已有8家省实验室挂牌运行,新组建6个研究所、25个省产业研究院、21家省中试基地,还有12家省创新联合体。二是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河南打出了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组合拳”,推出50项改革,出台10个方面配套政策,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已经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三是引育并举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河南出台了“1+20”人才政策,加大力度建设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

河南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加快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河南力量。

山东: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计划形成集成创新优势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山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概括讲是“三句话、九个字”:第一句话是“扬优势”,着力发挥自身九个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苦练内功、强化优势来服务和融入。第二句话是“强融入”,更大力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更加广泛与日韩、中东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通过更高品质开放合作来服务和融入。第三句话是“双发力”,在需求侧实施“十大扩需求”行动,在供给侧发展“十强产业”,通过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拉通联动全国产业链来服务和融入。

此外,山东着力抓住四件大事,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一是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计划,通过十个方面具体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形成集成创新优势。二是用更好一点、更优一点的政策创新营造人才环境,用制度机制创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各种政策包创新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山东蓬勃发展,形成创新高地。三是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实施措施,把中央给山东的政策优势全面转化成创新发展优势。四是集聚各方面科研力量,着力自主创新,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等各方面更好作出山东贡献。

湖北:加快打造万亿级汽车工业走廊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表示,湖北有五大优势产业:一是光电子信息产业。湖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生产基地和光通信技术的研发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名头越来越响,名片越来越亮。二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湖北正在加快打造万亿级汽车工业走廊。去年湖北的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占到全国的8%,新能源汽车去年同比增长了3.8倍。三是生命健康产业。四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控设备、重型机床、激光加工设备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五是北斗产业。湖北现在北斗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加起来占到全国10.6%。

下一步,湖北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推进政产学研贯通协同。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好湖北科教人才优势。二是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热带雨林式的企业发展生态,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三是组建企业的协作联盟,推动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嫁接、上下游协作、大中小企业配套。四是抓好项目的牵引。引进一些头部企业,培育一些“链主”企业,还要储备一些单项冠军企业,增强优势产业的发展后劲。

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沈丹阳表示,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自贸港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第二,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第三,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第四,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海南确定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这四大主导产业的增加值已经占海南经济增量的80%以上。

海南正在抓紧研究如何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做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方面是要紧锣密鼓争取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也就是要在海南全岛全面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要继续聚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强化制度集成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

广西: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表示,广西将凝心聚力建设好新时代壮美广西,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着力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强区和文化旅游强区,筑牢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此外,广西还将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牵引性工程抓紧抓好,持续深入实施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等四大行动,积极促进新通道沿线交通、商贸、物流、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通过高水平的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依依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50强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VR/AR年度创新大奖

专题

第5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2022“三品”全国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年要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推出“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工信系统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请关注。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2CITE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