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进行时|克服供应链不畅难题,面板企业吹响复工集结号!
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整个显示产业链。《中国电子报》记者近日在调查时发现,尽管显示行业上游企业已经纷纷吹响复工集结号,但复工率不足、运输不畅、供应短缺、成本上涨、需求降低等问题,对面板供应链上游厂商的信心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生产人员不足 企业均延后复工
为防止疫情扩散,显示行业上下游企业均延后复工。由于不同地区对疫情的控制方式和企业的复工条件差异很大,目前各企业的复工情况不尽相同。
据悉,鼎材科技的企业生产基地所在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疫情及防疫现状比较严峻,凡在固安县之外的外地人员一律不许返回固安,2月10日经固安应急管理办公室现场稽核防疫情况后才批准复工。
鼎材科技受疫情影响,固安工厂复工的人员仅占全员的15%,因此仅能恢复部分生产。部分外地员工由于疫情防控,公共交通暂停运营,乡村封闭等原因无法按时到岗,影响正常排产。而其北京的研发团队原计划2月3日复工,目前只有一部分员工在京,大部分人员仍需2月17日以后才能全面复工。
“目前对鼎材影响最大的是新产品的开发计划将延迟。另外,供应商未能按时复工对原材料的供应影响也比较大。”鼎材董事长任雪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西安瑞联董事长刘晓春表示:“由于陕西目前的控制比较严格,目前企业只能实现部分复工,全面复工预计到三月份。”由于很多研发人员正在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对西安瑞联在研发项目的进程影响最大。
据了解,欣奕华的生产复工日期也整体推迟,公司的生产计划任务因各地供应商复工日期不定而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物流交通受阻 供应链影响较大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给面板供应链带来了很大影响。
阿格蕾雅光电材料董事长蔡丽菲表示,公司的原料采购来自国内多个地区,其中一些供应商位于疫情高发区域,如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这些地区的生产恢复还待时日,加之物流不畅,特别是化学品、危化品物流通道受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不仅是湖北,很多地区的物流受到管控,优先运输救援物资,其他材料会受到整个物流系统调配的影响。”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认为,很多材料和面板厂商已经感受到材料运输方面出现的滞后性。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工厂以外,大部分厂商还是在用安全库存周转,没有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停工。如果各地都可以如期复工,包括工人如期到岗、物流也可以得到改善的话,相信供应链的问题会逐步缓解。
生产成本增加 经营压力加大
当前,企业不仅要与疫情作战,还需面对来自经营成本及资金链的挑战。
“过去国内发一单货,物流费用才几百元钱,现在一单货要上万元。”江苏和成副总经理陈稳见表示,液晶材料的价格二三十年来从未大规模增长,目前上涨的成本也只能自己消化。
疫情也让企业的资金流更为紧张。
欣奕华公司企划总监陆金波向记者透露,疫情导致公司必须延迟复工,期间浪费了较多的的人工成本,且数额不断攀升。在资金链方面,由于现金优先用于支付人员工资、采购防护用品等,而客户付款受银行、客户企业复工等因素影响造成延期,对第一季度现金流产生影响较大。另外,研发投入成本无法及时转化为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现金流压力倍增。
蔡丽菲则强调,为应对2020年的生产计划,阿格蕾雅已经投入较大资金对部分原材料进行预置性购买,形成了原材料积压,导致资金成本和资金压力巨大。随着复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交货的不确定性,资金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企业积极应对 期待政策扶持
尽管受疫情影响,各种因素或将形成对显示上游产业链的巨大挑战,但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疫情将于本月末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企业目前应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与上下游合作,将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业内人士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从企业角度出发,能够在疫情期间安全健康存活下来,就是对行业的最大贡献。所以,疫情防控始终是最重要的。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前提下,根据政府政策的指导和要求,分期分批有序安排复工复产十分必要。
另外,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练好技术内功。显示行业竞争激烈,显示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不会因为疫情停摆。疫情期间应持续做好研发工作,强化和客户的远程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疫情过后做好充分准备。
山东奥莱电子总裁隋鑫建议,希望政府能采取税收返还等政策,帮助企业度过资金难关,如放宽贷款条件,实施特殊时期的政策性贷款,对重要行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讲,目前的经营压力巨大。是否能挨过这场‘疫情寒冬’,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
责任编辑: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