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产业新闻

成都高新区:四川灾后发展新引擎

一样的五月,不一样的气象。3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山川变色,举国同悲。3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物质重建、经济重振、社会重构、文化重兴、精神重塑,四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凤凰涅般地走向新生,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振兴。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5·12地震后,成都高新区一方面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举全区之力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另一方面发挥功能区优势,千方百计加快高端产业发展,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抓住了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渐成全球IT、精密机械等产业创新基地和战略布局地,成为加速四川灾后发展的新引擎。

企业对投资充满信心  成都高新区成灾后重建窗口

5·12地震灾害对成都高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很小。5·12之后,世界各地在关注救援行动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四川世界500强大腕云集的区域———成都高新区。人们空前关注这里的投资安全性。
这个时候,行动比黄金更重要。震灾发生以后,成都高新区一方面积极组织区内企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另一方面在灾后第一时间深入园区、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加快房屋安全鉴定,积极协调保障水、电、气等生产要素,做好企业员工的心理辅导工作,全面加强对企业和群众的服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进区内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努力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间接损失,以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工作。
在高新区,无论是党工委、管委会,还是企业、个人,都有着一个共识:对抗震救灾最有力的支持,就是用产业驱动,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5月30日,在成都高新区召开的党工委(扩大)会议上,成都高新区选择了坚韧。
成都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的精神,坚持全年“目标不变、指标不变、任务不变。”
灾难挡不住国内外企业看好成都的决心———腾讯、ASM、MPS、金山、银联商务……几乎所有的投资、增资项目,都如期甚至提前落子成都高新区。
在应对此次大地震中,四川、成都的坚韧、秩序、团结、奉献精神传向四方。地震之后第5天,2008年5月16日,京东方副总裁王家恒抵达成都,他惊讶地发现,城市安然无恙、秩序井然、供应充足、人心稳定。他更没有想到,在成都高新区,就在京东方项目的“左邻右舍”,已有大半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王家恒立即致电总部,成都项目“一切工作都按原计划推进。”
2008年6月22日,时任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乘坐专机飞赴成都,这是震后第一位到达灾区的全球跨国企业领袖。“来自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人,如果来到这里看到政府面对大灾能够如此快速的反应,以及如此成功的重建,都不会削弱在这里投资的信心”,他说,“我们对成都的投资环境没有疑问。”

加快科技创新  防灾救灾应急产业渐成规模

24秒!成都研制的地震预警系统可给成都提供24秒预警时间,这是来自成都的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地震报警系统的最新实地测试结果。这套系统是地震之后,在成都高新区诞生的又一项高科技产品。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次生灾害以及快速判断灾情以落实全面的防御观,在成都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归国博士王暾牵头成立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其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地震预警系统。目前,在来自四川省地震局等单位地震专家的支持下,已经在汶川至青川300公里长,60公里宽的余震区域建设了地震预警试验系统。到目前为止,该系统已经为成都、汶川等地发布预警信息超过20次。
科技能够大幅度提升防灾救灾能力。成都高新区利用其在IT、BT和新兴产业科技孵化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关联产品研发,地震报警系统、异地数据灾备等救灾装置和技术纷纷涌现,在提升救灾防灾能力的同时,也使其正在发展为一个新兴产业。

紧抓高端产业转移机遇  成都高新区成为发展新引擎

汶川大地震之后,国际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出人意料地加速推进,而国内经济也进入了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
在近年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移的形势下,交通瓶颈的解决和物流大通道的形成,与四川、成都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人才、人居、市场、产业、服务、成本、劳动力等优势相叠加,大大拓展了成都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半径和全球辐射力,使四川和成都进一步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并逐步成为连接中亚、欧洲、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
2010年以来,成都在电子终端制造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使四川形成了更加完整、更具全球影响力的IT产业链。富士康成都基地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于当年10月顺利投产;引进了全球第三大电脑品牌企业戴尔公司,设立其在中国的第二基地;引进全球第四大电脑品牌企业联想集团,设立集生产、研发、销售、运营于一体的西部产业基地,并带动其合作伙伴奇宏科技、冠捷科技相继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引进了仁宝、纬创在成都建设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及总部项目或电子3C相关产品。
截至2010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富士康、英特尔、IBM、联想、思科、德州仪器、通用电气等一批全球高科技产业重大项目,入驻世界500强企业50余家。全球软件20强中有11家、服务外包20强中有5家已进驻成都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50余家,占四川省的45%%、成都市的60%%。
2011年,成都高新区正在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突出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突出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打造“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责任编辑:落雪)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