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转变角色创新无线电管理
作者:王慧芳来源:中国电子报发布时间:2009-11-20 13:35我要评论 编者按: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国无线电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保发展、保稳定、保大局”的工作重点和决策部署,一方面,结合无线电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无线电频谱资源;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增强服务意识,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本报从即日起开辟无线电管理系列报道专栏,旨在通过深入采访,全面展示全国各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工作成绩和经验。
创新,是记者在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词。在这里,几乎所有的无线电管理工作都在围绕创新展开。通过创新,无线电管理机构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科学发展,而且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设台用户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转变管理角色实现观念创新
“无线电管理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是从观念的创新开始。”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坊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了解,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工作总体部署和省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安排,通过管理角色4个转变,实现了全面的创新,即:从后台走到前台,改变工作方式;从配角转为主角,改变工作机制;从被动变为主动,改变工作作风;从无声变为有声,改变工作方法。张坊说:“只有这样,无线电管理工作才能在服务企业发展上见成效,在服务社会稳定上作贡献,在服务改善民生上办实事。”
管理角色从后台走到前台,改变工作方式,把无线电管理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无线电管理人员不再隐身幕后,而是直接深入到设台单位和企业中,主动高效地为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频率需求和选址测试需要提供保障服务。据了解,江苏省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都与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建立了信息互通工作机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频率保障和技术服务。
管理角色从配角转为主角,改变工作机制,加强无线电应急保障能力。近年来,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使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因此,在省无线电管理局的指导下,地市级无线电管理部门主动发挥其联系基层的优势,形成自上而下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体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防非法无线插播、打击高考作弊、森林防火、水上搜救、民航专用频率保护等专项工作保障机制。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还将整合全省无线电台资源,组织一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无线通信应急保障演练”活动,模拟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使现有通信设施瘫痪情况下,无线电管理部门如何迅速发挥无线应急通信手段和协调联通能力。
管理角色从被动变为主动,改变工作作风,为机场、港口码头、重点工程建设工地等重点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在查处无线电干扰时,主动出击,力争在源头上消除干扰隐患。
管理角色从无声变为有声,改变工作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国家无线电管理法规,建立依法设台理念。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除在各种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外,还与省科协共同主办了“全省青少年无线电能手大奖赛”,并建设了省青少年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把科普教育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支持企业培育拓展消费市场。这些活动不仅向全社会普及了无线电知识,还大大提高了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服务经济发展实现保障创新
“无线电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寻求管理方法的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因此,我们的工作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的大局展开。”张坊说。
今年以来,江苏省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积极行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主动为连云港亿吨大港建设、苏中和苏北机场建设,为禄口机场扩建、熊猫集团数字集群通信试验、海事沿江微波扩建和AIS等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提供频率资源和服务保障;南通市无线电管理处为满足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频率需求和选址测试需要,与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建立了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南通、连云港、泰州等市无线电管理处还连续开展了“江海服务行”、“沿江服务行”等活动,深入企业工作一线开展频率保障和设台服务。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不仅在工作中开拓创新,还积极推广创新的经验。他们对宿迁市无线电管理处组织建设的水上安全信息系统———“渔民管家”的经验,很好地加以推广,引导了公众网为江海湖泊地区安全生产提供无线安全保障服务。根据江苏省沿海的区位特点,按照“三网一平台”的整合思路,积极引导沿海各系统互联互通,探索海上搜救通信试点;认真做好沿海灾害性气象发布短波电台建设服务工作,与省气象局共同加强对新建台站的监管,在台站选址、设备选型、电磁兼容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协调,并通过短波电台实现全省沿海三市气象信息共享。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在积极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对重大活动保障也毫不松懈。今年先后完成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第三届国际运河名城博览会、中国泰州国际旅游节等近20项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实现了保障创新,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推动无线产业发展实现引导创新
“江苏省是无线用户大省,同时也是无线产业大省,有着大量的无线电用户和无线电生产企业。作为无线电管理部门,除了对台站加强管理外,我们还应该利用掌管的资源去为无线电生产企业提供帮助,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引导无线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张坊在江苏省无线产业高峰论坛举办之际,向记者介绍了举办这次论坛的初衷。
据了解,这个首次由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召开的无线产业高峰论坛,旨在引导无线产业发展,开拓无线产业市场,吸引了全国无线电领域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无线产业高峰论坛上,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专门组织业内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无线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无线产品开发创新,并呼吁企业积极培育无线产业的消费市场,推动江苏省无线产业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
张坊介绍说,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为了能够有力地推进无线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及时为无线产业技术创新、产品换代提供频率支持;另一方面,主动为无线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国家定点江苏省为长三角地区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实验室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产业调研活动,探索服务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途径和方法,为生产企业缩短型号核准周期、节约研发成本提供直接技术服务和保障。
综合应用四种手段实现长期创新
无线电管理工作强大的服务和保障能力的实现,离不开一流的技术设施的支撑。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不仅在管理的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技术设施建设和维护电波秩序上,也不遗余力地寻求着新的突破。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采用多种手段,不断完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密切合作,开展有关调研和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沿江4个固定监测站的机房改造、设备安装、软件开发、防雷设计等工作的开展;指导苏州市无线电管理处与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无线电监测联合研究中心”,开展无线电监测网络平台和无线电监测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同时,抓紧建成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按照高效、可靠、安全、实用的要求,努力完成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国家试点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全省无线电管理信息网络的规范性、实效性和安全性,为提高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提供基础平台。
为了更好地维护电波秩序,江苏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综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4种手段,采取事前预防与事后查处并重、监督检查与技术监测并用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关于开展全省清理违法使用对讲机专项行政执法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了清理违法使用对讲机专项行政执法活动。如,无锡、南通、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处与长江水上通信主管部门开展了船舶电台专项联合执法。加大了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生产销售管理力度。如,南通市无线电管理处推行销售商守法经营承诺制、销售维修登记备查制,规范了销售商的经营行为,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对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如,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处按照《泰州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与规划、环保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基站共建共享。扎实推进了新版频率台站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准备工作。对系统软件开展了大量测试工作,为系统的完善和推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创新已融入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而创新的成绩更是斐然。张坊说:“创新不是目的,让无线电管理工作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最大作用,才是我们创新的意义所在。由于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我们只有打破纯业务性和封闭式管理的旧思维、老习惯,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日常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才能使无线电管理工作充满活力、健康发展。而这些创新,还将长期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