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清芯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清芯光电如今正专注于LED外延片、芯片的研发和制造,清芯光电有限公司副总裁易汉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开发高效率低成本GaN基蓝光LED芯片并积极推进产业化。他说,该技术的突破将填补我国在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芯片生产领域的空白,使我国在该领域位于世界前列,降低目前为国外所垄断的高端芯品价格,有利于我国独立自主地发展LED产业。
夯实高亮度LED基础
易汉平说,蓝光LED的外延生长是发展GaN基高亮度LED和全固态半导体白光照明光源的核心技术,是所有关键难题中的重中之重。基于MOCVD外延生长的技术路线成为发展GaN基蓝光LED的主要技术潮流。
易汉平强调,在高亮度LED的竞争中,知识产权成为竞争热点。在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国际主流厂商利用其掌握的核心专利,采取横向和纵向扩展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布下专利网,并通过专利授权抢占国际市场。主流厂商之间纷纷结成专利策略联盟,抵御中小企业对市场的蚕食。而标准成为LED产业新的竞争焦点。众多厂家已经联合并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进行LED标准的制定,正试图通过成为世界通用标准来控制国际市场。如日本通产省在2004年4月联合日本产业界着手制定LED标准,阻挠其他国家LED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重建日本LED产业的世界霸主地位。
目前,国内已开始注重LED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和标准化建设,并将“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标准、评价体系与专利战略研究”列为半导体照明工程的七大研究方向之一。
在LED产业领域,也有类似微电子领域的摩尔定律。安捷伦的前任技术科学家RolandHaitz预测,LED的价格每10年将降为原来的1/10,性能则提高20倍,这个预测后来被业界称为Haitz定律。正是这个预测,给LED产业带来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占据产业链高端
易汉平告诉记者,LED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5个部分:原材料;LED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外延片生长和芯片制造;LED中游产业,主要包括各种LED器件和LED封装;LED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各种LED的应用产品;测试仪器和生产设备。
从产业价值链的情况看,高质量外延片、芯片已经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环节。尤其是外延片生长,其投资在整个LED产业的外延片生长、芯片和封装3个环节中占到70%%,同时外延片生长技术的人才全世界都缺乏,简单地说,外延片的水平决定了整个LED产业水平。
目前,外延片、芯片已经形成美国、亚洲、欧洲三足鼎立的格局,高端产品市场被美国Cree、Lumileds,日本Nichia、ToyodaGosei,德国Osram5家垄断,韩国、欧美厂商不断抢占市场。目前国内外延片、芯片主要依赖进口,而高亮度外延片、芯片更是难以买到,国内一些应用只能采用低性能、低价格的芯片,致使国内公司在中低端LED产业领域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之中。
他说,国内从事蓝光LED芯片生产的企业主要有上海蓝光、上海蓝宝、深圳方大国科、杭州士蓝明芯以及大连路美等,基本上采取从台湾买来外延片自己加工芯片的模式,且未量产。国产蓝光LED芯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5%%,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高亮度蓝光LED芯片在国内尚属空白。
他强调,高效率低成本蓝光LED外延片、芯片产业化对LED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首先,解决半导体照明市场急需的关键技术,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提供关键材料保障;自行设计制造GaN基蓝光LED外延生长用MOCVD设备,将从根本上解决核心设备受制于人这一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次,填补我国在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芯片生产领域的空白,有利于我国独立自主地发展LED产业,带动原材料、中游LED器件、封装以及下游LED应用产品的发展。再次,改变高端产品为国外所垄断的局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我国LED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半导体照明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等重大工程的示范应用。最后,提高LED产业出口创汇能力、减少产品进口的需要。
业界一致认为,LED真正进入普通照明领域将在2008-2010年。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10年前后,美国将有55%%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被半导体灯具替代,每年仅节电就可达350亿美元。日本计划到2010年,全国将有50%%的传统照明被置换为半导体照明。从中国市场来看,依靠上海、大连、南昌、厦门以及深圳等5大LED产业基地,到2010年,整个中国LED产业将超过1500亿元的规模。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