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CL电商产品营销部的总监褚继发正在和京东对接2023年的C2M产品。每年京东与各大品牌联手打造的C2M商品达上万款。
C2M也叫“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电商平台与制造商合作组织产销,工厂直接对接用户,用户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还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高品质商品。
“C2M产品的占比会越来越高,2023年将占四成左右。” 褚继发告诉记者。而京东是他的首选平台,对于家电品牌来说,京东已经成为体量最大、最优质的渠道之一。“同样一款产品,在其他渠道卖5万台,但是在京东可以卖的更多。”
以京东为代表的新型实体企业,与制造企业携手共进,是当前家电市场最靓丽的一道底色。受外部环境影响,家电市场近两年发展乏力,京东发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和先进数字技术的能力,激发市场新动能新需求,成为家电制造业升级生产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推手。
为企业提供“稳定增长空间”
消费者已经形成“买家电上京东”的心智,京东同时也是整个家电行业最优质的渠道。
在褚继发看来,原因有两个:一是整个价值链的优化,同样销售一件商品,相较传统渠道,京东的渠道费用率更低;二是京东比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物流、客服和售后的体系化能力更强。
“如果京东有机会赚一块钱,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再分三毛五给员工团队,而剩下的三毛五则用于公司持续发展。”这是京东核心商业信仰中的“三毛五理论”,它很好地回答了京东和合作伙伴关系的问题。
褚继发告诉记者,TCL与京东已经合作了20年,京东的内部调整,包括经营思路,都会第一时间与TCL同步,项目上的细节也会和TCL做深度探讨。
在线下渠道主导的10年前,上述一幕难以想象。彼时家电业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价格战”,渠道商和制造商关系紧张,家电企业的利润也“薄如纸”。
京东通过迅速成熟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打破了地域限制,大幅提升了商品触达消费者的便利性和购物体验。同时,由于渠道层极短,人员成本等大幅降低,效率远高于传统渠道,家电企业通过电商渠道高速发展。
比如京东物流自营配送在2019年就已经覆盖全国人口的98%,大件物流实现中国大陆地区行政区县全方面覆盖。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超过1500个,大大降低了品牌厂商自建渠道和物流的成本。
目前,主要家电品牌的毛利率都稳定在20%左右,这与“京东提供了稳定的增长空间”有莫大的关系。在纯线下时代,家电整体渠道费用率在15%以上。根据罗戈研究,2018年京东家电行业端到端供应链费用率降低到仅有8%。
通过成本、效率提升带动产业提质,通过产品、价格、服务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京东的这条成长路径,对于中国家电业乃至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都颇具借鉴意义。
把产业链升级为价值链
对于褚继发而言,京东的吸引力不仅在于,通过大量数据能更加精准地分析用户需求,帮助品牌端做出更精准、更高效的产品,“京东的进销存管理系统也更高效,全部都为数字化可视。”
褚继发举了个例子,货都发出去对品牌商未必是好事,甚至可能亏损更大,由于京东已经是一个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全链路可视化,TCL可以精准测算出每个月销售流速,进而更好地控制库存成本,以降低仓储费用和滞销调价带来的损失。
独行快,众行远。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京东是重要的家电零售渠道,更成为家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合作伙伴。以京东为代表的新型实体企业,在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一方面是帮助实体企业降本增效,京东积极推进货网、仓网、云网的三网通,促进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双链融合,把产业链升级为价值链。例如京东自营商品超千万SKU,但库存周转期仅30天左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另一方面是“懂产品”,京东凭借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和先进的数字技术,通过C2M、B2M反向定制,帮助实体企业研发设计精准命中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低糖电饭煲、新风空调、空气炸锅、游戏电视等在京东“卖爆”的新品类,5年中从147个增长到211个。
褚继发对记者说,京东已经是一个数字化平台。在他口中也是离用户最近的渠道。京东如今正在扮演 “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商”的角色,发挥“新型基础设施”作用,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底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11月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
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