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智能电视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渗透率显著提升,智能电视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展望2015年,智能电视产业在全球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我国智能电视有望成为推动彩电实现转型突破的重要领域,创新将进入技术和产品的多路径、多形态发展新阶段,应用服务愈加丰富,互联网转型加快。
渗透率显著提升
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取得新进展
2014年,全球智能电视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智能电视出货量达7600万台,渗透率达36%%。全球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智能电视成为全球彩电行业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增速约为3%%,智能电视则保持超过30%%的高速增长;二是新型显示和人机交互技术快速发展演进,量子点、柔性显示、超高清显示、激光投影显示、OLED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显示效果显著提升;三是全球主要区域智能电视渗透率稳步提升,2014年北美、欧洲地区智能电视渗透率分别达60%%和50%%;四是企业发展重心由产品创新向生态体系构建过渡,谷歌、三星、LG、苹果等国际科技巨头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进行前瞻布局,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地位。
2014年,我国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智能电视零售量为3128万台,渗透率为70%%。国内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超高清智能化特征突出,渗透率显著提升,2014年智能电视、超高清电视、50英寸以上电视渗透率分别为70%%、14%%和26%%,其中55英寸以上电视渗透率为13%%;二是互联网模式持续升级,传统厂商加快转型,TCL、长虹、海信等企业加大互联网转型力度;三是骨干企业优势不断扩大,竞争力持续提升,2014年中国6大电视品牌国内市场份额达81%%,较2013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四是生态体系构建提速,融合发展态势显著,不同类型企业积极布局,构建开放共赢的智能电视生态系统。
2014年,智能电视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在技术和产品创新领域,显示和交互技术多元化发展,ULCD和量子点电视发展迅速,超高清电视渗透率快速提高,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取得一定突破,OLED技术产业化落地尚待时日,语音、体感控制进一步发展,符合人体操作习惯的便捷化遥控器和手机应用控制成为改进热点。在发展模式创新方面,应用服务可扩展性增强,服务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电视已从单纯的“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互联网变革加速影响,管理和盈利模式加快重构,产业由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演进。
内容服务平台建设加快
智能家居领域投资活跃
2014年,智能电视应用主要聚焦于平台搭建、娱乐分享和智能家居领域。传统彩电厂商、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广电企业、内容提供商等不同类型企业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推出独具特色的智能电视应用服务。智能电视具有操作系统平台和应用支撑环境,可扩展性较强,能够提供丰富的内容应用服务,以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2014年,智能电视应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内容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视频、游戏类应用广受认可;二是应用商店加速搭建,特色化应用不断丰富;三是应用程序质量不足,可持续盈利模式亟待探索。
2014年,智能电视在企业发展、产业投融资、政策环境方面的主要特点如下:在企业发展方面,全球主要彩电企业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平稳,韩系企业占有率位居前列,日本企业下滑严重,中国企业发展迅速。在产业投融资方面,国外投融资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新型显示和业务转型领域,其中智能家居领域投资最为活跃。国内投融资重点聚焦智能家居、新型显示、内容布局和业务调整领域,其中平台构建领域投资活跃度位居首位。在政策环境方面,2014年我国智能电视领域主要产业政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发布,主要涉及品牌建设、基金项目、互联网规范和操作系统推广等政策目标。
2015年仍将高速增长
应用服务愈加丰富
2014年,智能电视产业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行业利润普遍下滑,企业转型路径尚不明晰,未来传统彩电企业将继续面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市场需求不振、生产成本继续攀升等不利因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二是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不足,产业自主可控发展受限,主控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缺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彩电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剧;三是应用程序数量缺乏,产业发展受到明显制约,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不统一,应用数量少,缺乏适合电视终端的“杀手级”应用;四是彩电外延产生变化,内容管控方式亟待创新,要在保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保护产业创新活力,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展望2015年,智能电视产业在全球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我国智能电视有望成为推动彩电实现转型突破的重要领域。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有望超过1.3亿台,市场渗透率接近50%%。我国智能电视出货量约为3750万台。
2015年发展形势如下:一是创新进入技术和产品的多路径、多形态发展新阶段,2015年全球量子点电视、超高清电视出货量分别达130万台和1000万台,中国OLED电视出货量达15万台,中国智能电视渗透率达80%%;二是应用服务愈加丰富,电视游戏布局加快,媒体娱乐、养老关怀、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健康医疗、安防控制等接入家庭;三是竞争格局趋于复杂,互联网转型加快,美中日韩企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四是投资将集中于系统平台、应用程序、新型显示、智能交互等多个领域;五是智能电视产业政策将聚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国产化水平、产业链协同合作水平和应用服务能力等主要方面。
针对以上情况,对智能电视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一是强化创新开发应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加强智能电视核心芯片、操作系统、新型显示、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系统化、生态化、集成化为发展思路,促进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形态。二是加强企业协同合作,构建互联网背景生态体系。强化平台化思维模式,以企业特色为基础,支持智能电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三是建设开放应用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水平。加强第三方软件、内容提供商、芯片开发商、整机厂商、运营商之间的沟通合作,在统一的应用平台上,形成更多符合智能电视使用场景的特色应用。四是完善政策监管机制,形成可持续共赢的发展模式。建立不同管理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与其跨界特征相适应的标准,支持和推动智能电视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