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产业分析

2013年:重点省市做什么?

编者按: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近日,各省市两会相继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出新一年发展重点,本报选登部分省市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目标、任务,以飨读者。


中国(南京)软件谷全景图


中国(南京)软件谷


北京:优化高端产业发展布局


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长王安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北京市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削减2%%。


工作重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深化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完善中关村创新平台,以中关村核心区为重点,打造科技金融功能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二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与中央单位、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三是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统筹用好100亿元专项资金,更加注重引导放大作用和使用效益。四是加大人才特区建设力度。


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认真抓好石景山、中关村现代服务业改革试点,制定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完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鼓励政策,巩固提升金融、信息、商务、科技等服务业发展水平。坚持聚焦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培育集成电路、卫星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


优化高端产业发展布局。健全重大项目市级统筹机制,完善园区投入产出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各类功能区协调发展。


上海:建设智慧低碳宜居城市


在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上海市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努力实现“四个中心”建设的新跨越,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努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努力建设智慧、低碳、宜居的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努力构筑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凝心聚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工作重点:


聚焦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中实现经济增长。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宝钢吴淞地区、高桥地区、桃浦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向研发、销售和高端制造转型。


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紫竹国家高新区和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提高到28%%。


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李学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江苏省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强省建设基础更加坚实;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有更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程度持续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工作重点: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人才资源是江苏最大的优势,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更大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从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方面着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确保服务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环境整治、推进生态建设,为全省人民创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家园。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整体设计,尊重基层创造,鼓励先行先试,务求取得新的突破,具体从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两方面展开。


天津: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在天津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天津市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0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3%%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工作:


构筑引领驱动作用明显的科技创新高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找准科技与经济结合点,大项目承担,小巨人应用,科技平台整合,扩大开放做强,推动科技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组织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化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建设未来科技城。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显著提升研发转化服务能力。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更多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拥有“杀手锏”产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广东:抓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广东省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5%%;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年度计划。


工作重点:


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家电、小排量汽车和高效电机等产品消费政策。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品市场化应用。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电子商务标杆企业。


突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展光纤网络,继续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建设珠三角无线城市群。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应用及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物联网,实施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抓好广州、佛山、云浮、东莞等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深圳、中山等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深入实施两化融合“牵手工程”,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变。


福建:加快信息化集约建设


在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苏树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福建省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工作重点:


工业增产增效: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促进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电子商务、营销联盟等重要作用,扩大闽货市场占有率。


促进转型升级:推动汽车、钢铁、船舶、水泥等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信息化集约建设,建立产业服务云计算平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加快培育重点骨干企业;抓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拓展产权交易、技术推广、信贷保险等协同创新平台;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引进人才。


湖南: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在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徐守盛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湖南省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到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协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全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工作重点: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强化发展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保障作用。


重庆: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


在重庆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市长黄奇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重庆市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任务。


工作重点:


繁荣各类服务业,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兴服务业。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电子交易、电子物流、电子结算三大平台,开展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打造城镇集群,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坚持整体规划、产业支撑、突出特色,推动主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现以产促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