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业:有望较快增长 期待政策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走势预测课题组
编者按: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下半年将呈现哪些发展特点,会遇到哪些障碍,发展前景如何?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辟“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走势分析与预测”专栏,约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对上述内容综合分析。
2012年上半年,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化趋势持续深入,同时也面临出口增长变慢、企业利润下降、新兴领域拓展迟缓等问题。下半年,随着全球宏观经济企稳,用户需求提供新的市场动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移动互联网、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将呈现较高增长态势。基于对上述发展形势的分析,赛迪智库提出了加快落实税收优惠和企业认定等政策、大力支持重点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动国产安全可靠软件集成应用、努力推进软件名城和软件园区建设等对策建议。
上半年综述
收入平稳增长 服务化成趋势
1.业务收入平稳增长,软件出口逐步回升
1~5月,全行业累计完成收入8608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较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已完成去年全年收入的46.6%%。其中,5月份的单月收入同比增长30.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为2012年单月增幅新高。延续此一态势,预计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将达到约1.1 万亿元。
同时,软件出口也逐步回升。1~5月,产业实现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虽然较2011年同期低9个百分点,但比今年1~4月份上升了1.3个百分点,告别了前4个月增速连续下滑的局面。
2.服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占全行业比重继续提高
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深化的带动下,软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软件服务化趋势突出,服务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5月,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实现收入 1480亿元,同比增长38.4%%,高于全行业增速11.2个百分点;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增长平稳,实现收入1774亿元,同比增长23.8%%;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增速稍有减缓,为26.3%%,比全行业低0.9个百分点。三项服务收入占全行业收入的47.0%%,较2011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软件产品增长24.3%%,比去年同期降低2.5个百分点。受益消费电子的推动,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1407亿元,同比增长28.8%%,比去年同期提高 2.4个百分点。
3.西部地区增势突出,中心城市增速放缓
1~5月,西部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 31.2%%,增速高出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长乏力,完成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东北三省保持平稳增长,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717亿元和820亿元,同比增长26.9%%和28.1%%。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783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南京、哈尔滨、济南和杭州的回落幅度较大。
4.市场需求重心逐步由系统建设向提高系统应用水平转变
2012年上半年,各种软件产品保持快速增长,且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平台类软件,使得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在市场中的份额持续增加。这表明,在计算机产品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应用需求的重心正在逐步由新系统的建设为主转向现有系统应用水平提高为主变化。
5.服务化趋势持续深入
信息技术服务成市场需求热点和企业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联想以5500万元现金以及联想原有的IT咨询业务注入汉普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迈出了由“科技联想”向“服务联想”转变的步伐。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纷纷提出服务标准化和产业化策略等;金融、保险、电信、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各类企业纷纷签约信息技术服务,许多IT企业纷纷转向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信息技术服务正在逐步取代以产品为主的传统业务,成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出口业务不振 企业利润下降
1.低迷的国际需求导致软件出口业务持续不振
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影响,国际需求持续低迷。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从希腊等欧元区周边国家扩大到意大利、西班牙等大的欧元区经济体,推高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美国、日本等其他主要消费国经济增长改善迹象也不明显。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我国软件业务出口自国际金融危机持续下挫后一直复苏乏力。这导致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软件出口增速始终在20%%以下,对产业整体增长的贡献率显著降低。
2.外部环境和业务扩张导致软件企业利润下降
在产业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软件企业普遍表现出“增收不增利”,其中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企业自身原因。从外部环境看,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水平,CPI短期内难以大幅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增加,赢利能力下降。从业务扩张看,一方面,企业在上半年特别是第一季度为全年业务开展进行销售布局或者增加人员,导致费用压力较大,利润增长相对缓慢。另一方面,众多国内软件企业急切寻找新的增长点,为培植对未来具有关键战略价值的新业务,在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行了业务部署,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目前市场空间还未能支撑起这些领域的业务,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3.国外加速抢占新兴领域发展主导权,不易摆脱跟随模式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是软件产业的新增长点,对于企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战略性意义。国际软件大企业已深刻认识到新兴领域的重大契机,通过加速并购、发布新产品等方式加快在新兴领域的布局。 2012年以来,国际软件大企业进一步加快在新兴领域的并购步伐。例如,IBM相继收购云测试软件开发商绿帽(Green Hat)和移动应用提供商Worklight,赛门铁克先后收购云计算商LiveOffice和移动设备管理供应商Odyssey Software,以提升自身云计算和移动水平。Salesforce以6.89亿美元收购社交媒体营销公司Buddy Media。为布局大数据领域,VMware收购成立仅18个月的数据分析公司Cetas,EMC收购软件开发公司Pivotal Labs。6月12日,苹果发布Siri中文版,兼容普通话、粤语、台语,除了接听电话、收发邮件等传统功能外,还提供个人定位、店铺寻找、影视资讯等服务。这些都加大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竞争压力,如果不加快发展,势必在掌控新兴领域主动权方面迟人一步。
下半年分析预测
热点领域并购增多 软件企业硬件化
1.全球宏观经济有望企稳
由于政策实施进度和效果不及预期,欧债形势再度恶化拖累经济复苏,全球经济仍存在下行的风险。但随着主要国家纷纷推出降息和量化宽松等刺激举措,加之新兴经济体焕发出的持续活力以及美国经济的温和复苏,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将好于上半年,呈现触底企稳、前低后高的态势。IMF最近发布报告上调2012 年各国预期增速,全球经济上调至为3.5%%,其中美国为2.1%%,欧元区为-0.3%%,日本为2%%。摩根大通预计全球2012年企业IT支出增长 2.2%%、软件市场增长2.5%%、IT服务增长1.3%%。
2.热点领域并购事件继续增多
全球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并购逐渐增多,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购数量为近几年首次突破1000件,显示出产业的初步复苏。从具体并购看,跨行业、跨领域的并购成为趋势,不仅软件企业、硬件企业都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等领域加速布局,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web 2.0工具、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在企业中使用,也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开始注重将软件、信息服务与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及其他基础架构部件相整合,提供统一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同时IPO市场将持续恢复。2012年5月脸谱网(FACEBOOK)以高达104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估值将IPO提高到新的热度。虽然由于各种因素,脸谱网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但市场总体上仍有这种在逐渐恢复的经济大势下挖掘亮点的强烈愿望。因此,2012年下半年IPO市场或仍有看点,云计算、信息安全和互联网都将成为热点领域。
3.软件企业硬件化趋势开始显现
微软于6月18日推出自有平板电脑 Surface;6月28日,谷歌在2012年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Android4.1操作系统一项新的软件产品和Nexus7平板电脑、 NexusQ播放器、谷歌眼镜三款硬件产品。此外,亚马逊也宣布将推出新型号的Kindle Fire平板电脑。这些举措表明,通过将业务由软件和服务向硬件领域延伸,“反向”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跨国软件巨头发展的新路径。而凭借着各自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体系,跨国软件巨头企业将加大在全球软件市场的拓展力度。
整体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软件高速发展
1.产业整体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从往年情况看,下半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传统旺季,有约60%%的收入来自下半年,这也使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年增速呈现“前慢后快”的态势。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服务业务营业税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在下半年出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的评出,将给全行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预计下半年全行业将保持较高增长,增速约为29%%左右。税收政策加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人员数量增长和薪酬增长方面的有效控制,将使得企业的赢利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人力成本敏感的服务外包业务将有望实现更多利润。
2.用户需求变化将提供新的市场动力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各类智能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参与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流程,对企业和市场的管理能力与反应能力,以及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教育、医疗等公共行业将注重强化服务和扩大服务范围,金融、电信、互联网行业将注重强调用户体验、业务创新和业务规模,制造行业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个性化定制与服务化,能源与电力行业更加关注智能、高效、绿色,批发零售行业则将目光聚焦于扩张、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这些新的变化促使软件行业必须加速创新转型,以满足即时化、交互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3.移动互联网、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将呈现较高速增长态势
移动互联网领域,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深入整合,使面向消费级的个人应用需求不断释放。基于地理位置、基于社交网络的生活信息应用、本地消费应用将成为除传统游戏应用外的新的产业增长点,在应用数量、下载数量上呈现几何式增长。工业软件领域,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工业软件的需求会进一步释放,国内企业立足自身本土化服务优势,将实现工业软件供给的快速增长。服务外包领域,伴随全球外部环境的日益好转和全球产业布局的变革,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外包服务重要承包国,下半年增势有望到达今年新的高度。此外,云计算、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等领域的市场培育已进入较成熟阶段,将逐步转化为收入。受美国大数据战略和国际跨国巨头的推动,大数据在我国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完善产业政策措施 加快名城园区建设
(一)加快落实税收优惠和企业认定等政策
一是加快服务业务营业税减免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出台,并进一步做好增值税、所得税等财税政策细则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
二是加快完善和加强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备案管理的“双软认定”制度,研究制定信息技术服务重点业务目录。
三是按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的具体要求,加强宣传,稳步推进各项内容的启动和实施工作。
(二)大力支持重点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一是利用“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支持“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计算关键支撑软件研发与产业化”、“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加快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环节,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二是把握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重点,加强创新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三是围绕我国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大力发展社会管理软件产品和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管理软件系统解决方案。
(三)加强推动国产安全可靠软件集成应用
一是以安全可靠办公软件的应用为方向,在有条件的部委、地方政府和重点行业重点推广,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通过安全可靠办公软件在政府信息系统和重点行业的率先应用,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扩大自主创新国产软件专项资金规模,完善政府采购和软件正版化工作具体实施细则,全力支持国产软件产品的推广应用。
三是加大宣传贯彻力度,提高社会对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助力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应用推广。
(四)加力推进软件名城和软件园区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挥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等行业组织作用。
二是指导各地方将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建设与智慧城市(园区)、数字城市(园区)建设紧密结合,与地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精准定位,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共进共赢。
三是要紧抓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的细分领域,注重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整体发展。
四是要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在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结合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进行创新突破,从多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实现区域软件产业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