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新型显示

中国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年底确定?可能性不大



近日,韩国媒体指出,中国大陆厂商大尺寸OLED的投资计划有可能在今年年末确定轮廓。《中国电子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受访专家认为,目前无论是从技术优劣的对比上,还是从与LCD比较优势权衡上,以及从市场需求和厂商盈利方面的考量上来看,今年各大面板厂商确定投资计划和具体路线的可行性不大。

大尺寸OLED三条生产路径各有优劣

从原来LGD的WOLED一家独大,到去年三星显示量产QD-OLED为大尺寸OLED提供了更多选择,加之以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对于印刷OLED的不断加码,大尺寸OLED目前呈现三条较为清晰的竞争路径。不过,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厂商关于大尺寸OLED的投资计划和技术路线仍然尚不明朗。

目前,能够实现量产的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主要是蒸镀,包括相对成熟的LGD的蒸镀白光OLED+彩膜技术(WOLED)和三星显示的蒸镀蓝光OLED+QD彩膜技术。不过,蒸镀技术路线却并非生产大尺寸OLED的最佳方案。

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暾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称,蒸镀OLED最主要的生产材料就是精密金属掩膜版(FMM)。不过由于FMM极薄,在重力的作用下FMM中间与边缘易形成偏移,且偏移幅度随着FMM尺寸的加大而加大,混色现象越发明显,良率随之降低。而且FMM不能反复使用,每蒸镀一次就要更换一张,这些都提高了OLED的生产成本。

LGD试图通过白光OLED+彩膜技术绕过FMM偏移问题,不过这样的技术带来的制造成本也不低,而且材料利用率低,产品效果也不理想。去年年末,三星显示刚刚实现量产的QD-OLED虽然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域等优势,但也有技术硬伤,就是目前面板良率较低,仅为75%。

奥维睿沃高级研究经理荣超平指出,QD-OLED电视面板的良率未达到市场预期,势必导致QD-OLED电视面板价格偏高,不能匹配品牌厂商对成本管控的要求。

因此,以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厂商开始另辟蹊径,想到了区别蒸镀的另一种技术路线——喷墨印刷方式,推进大尺寸OLED项目。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陈颖表示,相对蒸镀技术来说,印刷技术无需使用FMM,显示材料利用率超过90%,可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但是印刷OLED的产业链尚不成熟,存在设备、材料、封装等技术难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喷墨打印设备从4.5代跨越到 8.5 代线,技术难度呈几何倍数增长。特别是打印精度方面,以0.5微米精度将十亿、百亿级别的 RGB像素点打印在玻璃基板上,难度非常高。

同样,印刷OLED用的发光材料也不成熟。陈颖指出,印刷OLED制程中对平坦层材料、bank材料、OLED发光材料、阻隔封装材料的要求很高,所需材料与常规蒸镀技术需求存在重要区别。目前业界还在开发围绕印刷显示的打印墨水、打印bank,以及新型电极材料等,以期尽快实现印刷显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集微咨询显示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雷广也表示,OLED材料开发需要发光层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等整个生产体系共同完成,这并不容易。

今年确定计划和路线的可行性不大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W-OLED、QD-OLED还是印刷OLED,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有优劣,选择哪条路线都有利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斟酌选择。

从头部面板厂商布局进度来看。目前,TCL华星正在筹建,并初步规划2024年实现量产的广州8.5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进度并没有想象中的激进。前不久,TCL科技在恢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T8项目仍处于技术论证阶段。

同时,国内另一家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的大尺寸OLED产能建设计划更是尚处于甄选阶段。曾有投资者问道:“京东方在投资建大尺寸OLED厂的时候,会选择WOLED还是选择印刷OLED技术路线?”京东方方面回复:无论是WOLED,还是印刷OLED,两大技术路线京东方一直在持续投入,不过通过在合肥的实验线上进行技术、工艺、量产效率、成本对比等多方面评估,从目前结果来看,还无法判断优选哪一种技术路线。

不过,近日有韩国媒体指出,当三星显示器公司决定加码8代OLED生产线投资时,中国大陆厂商大尺寸OLED的投资计划有可能确定。

对此,《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得到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今年各大面板厂商确定投资计划和具体路线的可行性不大。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董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大陆目前仍未完全确定大尺寸OLED的技术路线,最主要的考量不仅仅是在技术难度考量上,还要权衡LCD和OLED的比较优势,以及从市场需求和厂商盈利等方面。

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高文宝也曾指出,京东方对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迟迟无法当下决定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于市场需求和适度性价比方面需要被优先考虑。

从全球电视市场来看,目前OLED在终端市场的表现不温不火,市场需求的挖掘还不到火候。

据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今年全球LCD电视出货量约21200万台,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约800万台。单用出货量来看,OLED市占率约4%,远低于LCD电视的96%。

数据来源:调研机构Omdia

LGD OLED电视面板曾经被行业高度看好,认为其2022年的出货量将超过千万台目标。不过,近日据韩国媒体指出,预计今年LGD的大尺寸OLED出货量将比去年的780万片有所减少。

“虽然中国大陆厂商对于大尺寸OLED面板的投资和技术路线的选择暂时还无法列出明确的时间表,但对于引领全球大尺寸OLED产业发展的决心一定在。”一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最晚明后年,中国大陆厂商很可能陆续宣布8代OLED生产线的投资计划。

责任编辑:谷月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广告

专题

第5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2022“三品”全国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年要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推出“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工信系统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请关注。

广告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2CITE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