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上海市宝山区、山东省青岛市南区等省市发布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行动计划和发展政策,争抢元宇宙产业赛道发展先机。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成为继上海市之后,全国第二个从省级层面印发元宇宙专项行动计划的地区。
近年来,元宇宙作为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于一身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得到了多地政府的重视,成为产业发展布局重点。
河南:2025年元宇宙核心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近期,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元宇宙创新引领区。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河南将建成1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元宇宙技术研究和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开放协同的元宇宙技术创新体系;建成1个元宇宙核心园区、3-5个特色园区,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元宇宙骨干企业,200家元宇宙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工业制造、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社交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100个元宇宙示范应用场景,元宇宙发展生态体系加速培育;元宇宙产业发展环境趋于完善,打造一批软硬件研发、测试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治理及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行动计划》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构建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推进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建设,积极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开放式、普惠性人工智能平台,面向社会提供低成本、开放式、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
此外,为促进元宇宙产业集聚发展,河南将坚持“1﹢5﹢N”产业布局,推动元宇宙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构建全国元宇宙创新引领区。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积极承接元宇宙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培育创新主体和创业企业。拓展重点领域应用,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创新。构建元宇宙产业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上海宝山:2025年工业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9月2日,宝山区发布《宝山区工业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同步发布。《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宝山区工业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时,还要实现工业元宇宙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宝山区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500亿元、200亿元、1000亿元和300亿元。
《行动计划》明确要打出“2+N+20%”的组合拳。即“2”个创新孵化园,“N”个典型场景应用,“20%”的本区企业融入工业元宇宙生态。
在产业布局上,宝山将重点围绕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等重点转型板块,以产用融合示范为手段,深入推进制造业企业和技术服务商融合发展,逐步建成“工业元宇宙创新孵化园”“工业元宇宙核心产业区”“工业元宇宙产业基地”等。
在应用场景上,基于宝山区“To B互联网”集群建设的基础,将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先行试点一批元宇宙应用场景,再结合应用效果,择优进行推广,逐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等走向元宇宙终极形态。
具体落地形态方面,将围绕宝钢股份、华域汽车、上药康希诺、科勒电子、发那科机器人等企业在宝山投建的智能示范工厂,着力打造“工业元宇宙示范工厂”。与此同时,为这些智能工厂提供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如欧冶云商、钢银电商、宝信软件、化工宝等企业,多年深耕制造业垂直赛道,已与制造业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也将成为宝山区建设工业元宇宙的主力军。
山东青岛:20条政策覆盖元宇宙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
9月29日,山东省青岛市南区举行元宇宙产业落地发布仪式,歌尔丹拿全球总部落户市南区,目标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元宇宙产业发展种子基金启动,青岛市数字内容产业创新谷揭牌,同时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宣布开园。
为进一步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青岛市市南区发布了山东全省首个聚焦元宇宙内容制作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元宇宙产业发展政策,包括推动产业集聚、人才引培、场景驱动、创新引领、融资信贷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公共支撑体系打造等7个方面,覆盖了元宇宙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
在培育元宇宙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新实缴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元宇宙总部企业,将给予最高4000万元补助。在推动元宇宙领域人才集聚方面,经青岛市备案认定的顶尖人才最高可获800万元综合补助。在场景应用打造行业示范方面,市南区重点围绕文旅、教育、医疗、商贸、数字治理等领域,支持打造一批旅游、教育、会展、商业、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特色场景示范案例,省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最高可获500万元补助。
在推动元宇宙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对元宇宙企业年度实际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将按30%比例累计给予最高1200万元的研发专项补贴。在创新元宇宙企业融资服务方面,市南区计划三年内成立目标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元宇宙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集聚。在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境内外拟上市的市南区元宇宙企业最高可获1200万元补助。在完善公共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包括强化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大型活动落地等内容。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3月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2022年要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新媒体“工信微报”推出“落实工作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工信系统2022年工作新思路,敬请关注。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