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领域企业加快跻身“软件百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 刘琼
根据2012年软件业务收入排序的2013年(第12届)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以下简称软件百强企业)名单新鲜出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1017.73亿元的年收入继续第12年蝉联榜首,海尔集团位居第二,浪潮集团由上届的第5名上升至第3名。
华为超千亿元中兴退出
软件业务收入增幅创12年新低,主体地位逐年弱化。
第12届软件百强企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667亿元,同比增长7.8%%,继上届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后增速再次放缓,创下12年来新低。
从企业规模看,华为是唯一一家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出现软件业务收入达千亿元级的企业;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有13家,比上年增加4家;但由于连续多年位居“榜眼”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未继续出现在名单中,使得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较上届减少1~2家。本届百强企业软件业务收入最低水平为7.8亿元,比上届提高1.8亿元,较2002年首届软件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提高了5.7亿元。
与上届相比,前10家软件企业名单变化较大。除华为、北大方正、南京联创、东软集团4家企业位置不变外,海尔集团、浪潮集团和南京南瑞3家企业排名上升,中兴通讯退出名单,浙大网新、同方股份跌出前10的位置,由中国银联、航天信息、神州数码3家企业代替。名单的快速变化,一方面源于我国软件行业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软件百强企业大都尚未完全构筑起核心实力。
鉴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软件百强企业主体地位逐步弱化。软件百强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逐年下降,到第12届仅占14.7%%,约为第1届的1/3。前10家企业软件业务收入之和达1974亿元,约占百强企业总量的53.8%%,比2009年的最高点(62.1%%)下降8.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软件百强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速相对较缓,百强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不到全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的1/3。其中,10家软件企业负增长,49家企业增幅低于平均水平。
热点领域递升多家企业
转型调整步伐加快,新兴领域日益壮大。
本届软件百强的更新率为21%%,与上届基本持平。名单持续变化的背后凸显的是软件企业业务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
持续在榜的79家企业中,69家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产品创新方面,华为、海尔集团、浪潮集团、华胜天成等企业加快在云计算领域进行产品开发与市场化,云计算收入对企业软件业务总收入的占比快速增大;石化盈科、银江股份、广联达、恒生电子、浙江大华等企业不断丰富在智能交通、金融、石油、安防监控等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集成能力的增强带来收入来源的拓展。业务转型方面,一方面,百强企业加快由产品主导向服务化、网络化转型,进一步深化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互动,海尔集团等家电类企业和方正集团、同方股份、用友软件、金山软件等传统信息技术企业纷纷加快向增值服务提供商转型,积极开拓各类增值服务,将主营业务由软件产品开发向信息服务与解决方案提供延伸。其中,浙江大华、华胜天成、金山软件、广联达等17家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增幅超过30%%,高于2012年全国软件产业的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另一方面,中兴通讯、国脉科技、四维图新、联信永益、思创数码等21家企业因出现亏损、软件业务收入下降或收入增速慢于入围门槛增长等原因“消失”于本届百强名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兴通讯由于业务转型迟缓等因素影响,2012年巨亏28亿元,导致蝉联10年的第二位置被海尔集团代替。
本届新入榜的21家软件企业中,熊猫电子、金蝶软件、上海华讯、紫金支点、文思海辉、软通动力等6家企业曾经进出过软件百强企业名单,其余15家企业均是新面孔。这些首次入围企业的业务主要涉及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网、综合支付、信息安全等新兴领域和热门领域。比如,专注于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服务的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和专注于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小米科技,其软件业务增长迅速,直接杀入榜单的第36名和第44名,在21家新进企业中仅次于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启明星辰则成为首家进入百强名单的信息安全企业。这充分说明,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我国在信息技术产业诸多新兴领域,已具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与相当收入规模大型骨干企业的基础和实力。
体系重构才能突出优势
百强企业应着力体系重构、突出核心优势。
当前,传统软件产业正不断与新技术、新业务形态、新商业模式互动融合,产业加速从“个体竞争”向“体系竞争”转变,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桌面、单机、本地”向“云、网络、移动”转变,对软件百强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要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光靠增加研发投入、多铺设渠道是不够的,需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实现体系重构,进而强化并突出企业核心优势,方能在迅速演进的软件产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