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软件服务

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期待转型升级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刘军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正面临着向高端升级,以及拓展欧美市场的需求,优化管理、储备人才、练好“内功”是关键。
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近10年来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逐步成长壮大起来,而近5年更是高速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市场最大的外包供应商,业务范围也逐渐向高端发展,从早期的编码设计扩大到现在的整体软件工程。与此同时,面向欧美市场的软件开发也逐步开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外包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软件外包在接单能力、交付质量以及外包人才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中国软件外包产业还有待转型升级。

外包产业发展空间大

中国的软件外包可以说是从日本市场起步,因为中国与日本具有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等特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是时间短,但是速度快,而且初级人才比较丰富。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并且出现了万人企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30万。而在未来,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们在全球市场的占有额是3%%,据预测,这个数字在未来的每一年都将提高一个百分点。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和社会支持程度的提高,中国的软件产业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的IT市场只占全球信息服务业的10%%左右,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直到最近10年才逐渐开放,面对日本市场,中国企业该思考的是如何将它做大做透。美国市场占全球信息服务业的45%%,但美国IT业务的50%%都外包到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在美国市场,印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我们起步晚,而且在文化、语言、商务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多壁垒。此外,目前全球经济的不利形势,也影响了企业对IT产业的投资。在这些情况下,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增长。此外,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外包企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与印度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来看,我国的软件外包与印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大概在10年左右,目前,印度大约承接了美国外包业务的60%%—70%%,但我们仍有很大的机会去追赶印度,印度外包的成本现在越来越高,美国一定会把一部分业务发包给中国。根据2005年IDC公司对上千家美国发包商的调查,当时美国发包地的首选是印度,而2007年的调查却显示他们发包地的首选是中国,这证明中国在承接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中是非常有潜力的。

欧美市场有待开拓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因素,目前,中国大部分软件外包企业从事对日、对韩软件外包业务,10年来中国已经在日本信息服务业具有了一定的地位,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认可,下一步我们需要向高端发展。虽然欧美的市场更大,但是门槛也更高,与印度相对成熟的外包模式相比,我们在欧美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日本和美国的外包市场是有很大区别的,美国的外包市场很成熟,更强调速度和成本,对外包企业的能力要求很高,同时他们的包容性也很强;而日本更看重质量,开发周期相对较长,也比较封闭。坦白地说,大连华信为了进入美国市场,已经交了五年的学费。虽然项目能够做成功,但是付出的成本很高,做同样的一个100万美元的项目,印度公司的成本可能需要80万美元,而我们可能需要120万美元,所以我们的美国业务年年都是亏损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就此放弃,开拓道路总是很艰辛,但路还是会越走越宽广。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在做美国外包业务,实际上很多业务都比较初级、低端,这些业务并不直接面向最终客户,如果想做欧美市场,中国企业必须能够与客户直接沟通,语言和业务能力都要过硬,并且还要在价格上与印度企业竞争。
要扩大欧美市场,我们首先要在欧美业务上进行必要的投资,在市场推进和开发过程中,逐渐了解客户的商务习惯和他们的需求,找到适当的商务模式。另外,在人才的招聘和吸纳上,我们要形成一定的人才队伍,既要在国内招聘人才,也要在国际上招聘人才,要在美国当地形成具有服务能力和一定规模的团队。我们还需要向印度学习,包括经验、案例以及与客户的合作模式,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逐渐在欧美市场得到认可,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优化管理、储备人才是关键

目前来看,我国国内一些外包企业的业务还存在低端化等特点,这是外包产业发展的必然步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从低端做起其实是适合中国软件外包现状的,日本的发包模式就是企业能做什么业务,就先给你什么业务,企业目前能做编码,发包商就先把编码业务发给企业,待其能力增强了,再慢慢向更高端的业务环节延伸。我们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储备我们的人才,优化我们的管理,提升业务能力,使我们的服务模式更加合理,这样才能向高端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学习和积累阶段。而我们自己需要做的,首先就是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业务能力、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就是要有一定的战略布局,形成兼备商务对应能力和开发服务能力的团队。现在我们拥有的是成本低、初级人才丰富这样的优势,我们的目标是把单纯的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能力优势,使客户在技术和能力上依赖我们,这样我们高端业务的比例自然会逐渐提升。
如何提高外包企业的业务质量、信用和交付能力呢?这需要企业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对方的思维方式,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商务习惯。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已经很全面,包括公司自己培养、学校教育、实训基地,甚至是到客户公司学习等多种模式,因为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年轻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我们的人才缺乏是可以理解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要人才还短缺,就说明这个行业是高速发展的,如果哪一天人才不短缺了,也可能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停滞了。这是一个时间问题,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