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投稿

软件服务

欧美外包市场待开拓 金融危机或藏机遇








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至今,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同样面临着人才结构、接单能力、交付能力等方面的完善和提高,而从东软、海辉、华信等企业的外包市场来看,日韩市场几乎占据了其业务的绝大部分。如今,国内软件外包厂商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开拓欧美巨大的IT服务市场,然而,在面临欧美与日韩市场的文化差异的同时,他们更要面对来自印度、爱尔兰等国家的成熟的外包企业的竞争,而如今的美国金融风暴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其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如此背景下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机遇何在?他们又应如何突破发展困境?

开拓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从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有很多软件外包企业从事对日、对韩软件外包业务。在日韩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积极拓展欧美市场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必然诉求。在前段时间东软集团整体上市的战略发布会上,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将拓展欧美市场确定为东软上市后的发展战略之一。然而,中国软件企业在开拓欧美市场时,首先面临的是欧美与日韩的地域文化以及语言的差异,此外,开拓欧美市场无疑也将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的外包企业产生直接竞争。
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面向欧美市场的外包业务,对于美国市场同日韩外包市场的差异,文思创新总裁陈立峰日前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欧美市场而言,日韩市场的文化同中国市场文化相近,中国大部分外包企业在日韩市场不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而是通过转包商转包过来,而欧美市场的用户则是直接面对承包企业,因为他们认为中间的转包环节完全可以省略。从目前中国外包企业来看,像海辉、东软、软通等都是转型较为成功的例子,陈立峰认为,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关键,而企业的核心管理者则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开拓欧美市场过程中,中国企业更要面临印度、爱尔兰等国家的外包企业的竞争,相对于这些软件业发达的国家而言,我国软件业起步较晚,甚至曾有观点认为,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与印度相差15年,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由此可见一斑。对此,在日前举行的国际服务外包商务发展年会上,博彦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斌认为,虽然中国服务外包业有竞争能力,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与其外包能力却不相称。据国际权威报告显示,在全球外包市场中,印度最具竞争力,占43%%,而中国只占12%%。以软件外包行业为例,由于缺乏印度NASSCOM那样的国际品牌,国外发包商选择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印度。在国际招商推介活动中,我国的地方政府、科技园区和企业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导致中国企业只能承揽小规模、低层次、技术含量不高的外包业务。

金融危机或藏机遇

随着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加之全球经济放缓等诸多因素,企业的生存现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外包企业首当其冲。有观点认为,随着各大企业为节约自身成本而减少IT支出,外包企业尤其是面向欧美市场的外包企业将遭遇极大生存挑战。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在印度市场表现出来,印度股市近日的连续暴跌已经表明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同时,印度的通货膨胀8月再次攀升至12.63%%。高通胀之下,印度央行不断加息,连续3个季度实施货币紧缩政策,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卢比的汇率今年1月以来已经下降了19.1%%。
对于目前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给中国的IT外包市场带来的影响,柯莱特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对日事业部总经理杨晓春日前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必然会冲击中国的IT外包市场。首先是市场规模的缩减,使金融企业的IT投资减少,欧美市场最为明显。其次,人民币的走势对外包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随着出口的减少,人民币升值如果趋缓,在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外包企业的压力。总的来说,IT外包的各方压力在逐步加大,行业洗牌的可能性也在逐步显现。
对此,陈立峰认为,从另一角度来看,因为各大企业减少IT支出意味着将自身原有的IT系统维护等业务,以廉价的方式外包出去,这样反而对外包企业是一些机遇,因为外包是一个可以帮客户省钱的业务模式。对此,印度软件巨头英佛塞思(Infosys)和维普罗(Wipro)等公司也认为,印度软件业短期的阵痛将换来长期的收益,因为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客户,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不得不继续削减预算,印度廉价且高质的IT外包产业,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欧美国家的订单涌向印度,这将使得印度IT外包业长期收益。但对于企业面临的挑战,陈立峰坦言,首先,在当今形势下,美国各大企业都在减少IT支出,为此,中国的外包企业首先必须与其核心客户保持紧密联系,配合其下一步新的发展战略,对客户的需求灵活应对;其次,如何努力开拓国内客户,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较之印度外包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庞大的国内信息化市场,这也是印度公司最为觊觎的一个潜在市场。当前国家在鼓励扩大内需,将本土信息化的项目更多地发包给中国的企业,就是很好的扩大内需的手段。

企业竞争须拼内功

对于如今的IT服务外包市场,业界人士认为应保持客观态度。在前不久举行的2008微软(中国)软件外包事业高峰论坛上,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首先,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企业其实并不是不花钱,它只是花钱方式有所改变。比如企业本来的IT预算是100%%,现在只有50%%,但他还需要做同样的事情,这就要求外包公司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其次,尽管经济发展在减速,但是IT作为一个产业,它其实是可以帮助公司提高生产力的,IT产业增长速度可能降低,但还是会增长,这就要求企业打造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刘军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外包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优化管理、储备人才是关键。他认为企业要做的,首先就是提高自身技术能力、业务能力、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就是要有一定的战略布局,形成兼备商务相应能力和开发服务能力的团队。现在中国企业拥有的是成本低、初级人才丰富这样的优势,中国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把单纯的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能力优势,使客户在技术能力上依赖我们,这样我们的高端业务将逐渐增多。
杨晓春也认为,中国企业在从事对日软件外包中培养出来的掌握的严格的质量和流程管理体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全面的保密加密措施以及详尽的文档资料设计等基本功,在发展对欧美的外包业务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和日本外包不同的是,欧美外包的整体外包较多,大型订单、长期订单比较多,对接包方的技术实力、企业规模、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这些方面下工夫,练内功,企业不但要大、而且要强。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